胤礽简介,胤礽哪两次被废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11 07:26:06

胤礽是大清王朝建立以来,第一个被明旨(不含追封)立为太子的人,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胤礽会是清朝最后一位太子。

二、父子疏远,背道而驰

三藩之乱被平定后,胤礽也逐渐长大,不得不说,年轻时期的胤礽,曾经是一位杰出的皇子。《清史稿·诸王传》云:

太子通满、汉文字,娴骑射,从上行幸,赓咏斐然。

胤礽不仅通晓满汉文字,能文能武,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骑马射箭,都是诸皇子中的翘楚。如果康熙像他爹顺治帝一样英年早逝的话,胤礽毫无疑问是一位优秀的接班人。然而,太子是个高风险职业,纵观历史,许多优秀的太子,都是因为在皇储的位置上坐得太久,最终遗憾落幕。

胤礽简介,胤礽哪两次被废(5)

若干年后,胤礽第一次被废,在诏书中,康熙曾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胤礽不法祖德,不尊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

以上内容出自《清史稿·诸王传六》,康熙的意思是说,他对胤礽早已不满,已经容忍胤礽20年了。

注意,胤礽第一次被废,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也就是说 ,至少在康熙二十七年,康熙就对胤礽有所不满了。而当时,胤礽年仅15岁。

换句话说,胤礽也许很优秀,但那些都是15岁之前的事情。15岁之后的胤礽,已经不是一位“好太子”了。

15岁之后的胤礽,到底做了哪些事情,让康熙极度不满呢?笔者列举三件事:

第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征噶尔丹,半途生病,在行宫休息。因想念儿子,康熙特地召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来行宫侍疾。《清史稿》云:

遘疾,召太子及皇三子允祉至行宫。太子侍疾无忧色,上不怿,遣太子先还。

太子得知父亲生病,脸上没有丝毫忧虑之色,康熙非常不高兴,不久便让太子先回京。康熙后来在废黜胤礽太子之位时,多次提到胤礽不孝不义,并非没有依据。

胤礽简介,胤礽哪两次被废(6)

第二件事:康熙三十三年,清朝发生了著名的“礼部拜褥”事件。《清史稿》云:

三十三年,礼部奏祭奉先殿仪注,太子拜褥置槛内,上谕尚书沙穆哈移设槛外,沙穆哈请旨记档,上命夺沙穆哈官。

意思是,康熙三十三年,礼部在筹备祭祀奉先殿仪式时,出了问题。按照惯例,每年康熙都会带着太子、诸王祭祀奉先殿,正式祭拜时,太子会紧跟康熙身后,在殿内跪拜,而其他皇子则在殿外跪拜。到了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突然改变主意,命礼部尚书沙穆哈把太子的拜褥挪到殿外去。拜褥即跪拜时的软垫子,类似于蒲团。康熙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太子和其他皇子一样,跪在外面。

礼部尚书郎沙穆哈是个油滑之人,他知道,一旦将太子的拜褥放在外面,就意味着康熙开始疏远太子,而自己则是“帮凶”。他作为礼部尚书,将来胤礽一旦登基,他必然会遭到胤礽的清算。于是,沙穆哈大着胆子求康熙下明旨,并且将这个决定记录在档。如此以来,大家都会知道挪拜褥是康熙的意思,而不是礼部尚书的意思。

不曾想,康熙立即将沙穆哈罢官,说他居心叵测,要离间帝王父子。沙穆哈一肚子冤屈,无从诉说。

胤礽简介,胤礽哪两次被废(7)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康熙当时已经开始疏远太子。但他不想把这件事挑明,而礼部尚书郎沙穆哈怕担责任,非要康熙把事情说明,最终惹怒了康熙。

第三件事:经过“礼部拜褥”后,胤礽和康熙的关系仍然在不断恶化。康熙三十六年,康熙亲征宁夏,命太子在京城留守。待康熙凯旋,京城突然出现流言蜚语。《清史稿》云:

有为蜚语闻上者,谓太子暱比匪人,素行遂变。上还京师,录太子左右用事者置于法,自此眷爱渐替。

流言说,康熙不在京城期间,太子的品行大变,经常和品行不端的人亲近。康熙听闻后,将太子左右的人全部处罚一遍。

胤礽简介,胤礽哪两次被废(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