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件事,第一件事发生时,康熙的态度是“不满”;第二件事发生时,康熙的态度是“疏远”;第三件事发生的时候,康熙的态度很明显是“警告”,他要通过此举,来敲山震虎。
康熙和胤礽的关系,在逐渐变化,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
直到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终于忍无可忍,决定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这件事的导火索,是胤祄之死。当年八月,康熙带领诸位年长的皇子到木兰猎场秋围,年仅7岁的十八阿哥胤祄突然病重,马上就不行了。宫中觉得事关重大,八百里加急请示康熙,问康熙是否回宫见儿子一面。结果,胤礽得到消息后,说了一句:
“允祄病无济,区区稚子,有何关系?”
胤礽不但没把弟弟的病当回事,还以“皇上肩负天下,不能因稚子病重而归”为由,主动把消息隐瞒下来了,康熙最终没能见到胤祄最后一面。康熙因此非常伤心,认为胤礽不孝不悌。正在这时,大阿哥胤褆添油加醋,列举了胤礽的种种恶行,例如“遣使邀截蒙古贡使,攘进御之马”,即胤礽截留蒙古的贡马。康熙因此将胤礽叫过来,老账新账一起算,把胤礽怒骂一顿。
胤礽被骂后,形势更加微妙,《清史稿》云:
朕加以责让,忿然发怒,每夜偪近布城,裂缝窃视。从前索额图欲谋大事,朕知而诛之,今允礽欲为复仇。
意思是,胤礽被康熙骂过之后,非常愤怒,不仅派人监视康熙,还和索额图的儿子一起密谋,要为索额图复仇。(5年前,索额图被康熙赐死,胤礽一直怀恨在心。)
太子要为一个“外人”向皇帝“复仇”,试问,怎么样才算“复仇”呢?个中原委,虽然《清史稿》没有写,但不言自明。
所以,康熙才愤怒道:“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
意思是,不知道胤礽什么时候来要朕的命!因此,当康熙和胤礽之间不存在一丝信任时,康熙终于狠下心,决定要废掉胤礽。
康熙在作了这个决定时,万分伤心,史载“上且谕且泣,至于仆地”,即康熙哭晕在了地上。随后太子被废,康熙一怒之下,*了索额图的两个儿子,其他太子党羽,基本上全部被清除。
三、两度被废,死于禁所康熙本以为,他废黜太子之后,朝堂能够清泰几年,不曾想,太子被废,朝局立即陷入夺嫡风波,胤褆、胤祉、胤禩等先后有夺嫡之念。在胤褆因魇镇事件落马后,胤禩便跃跃欲试。胤禩串联朝臣,笼络贵勋,对太子之位志在必得。结果,群臣举荐胤禩,让康熙大为不满。为了缓和局势,康熙决定复立胤礽。《清史稿·诸王传》记载:
上召诸大臣入见,谕以太子因魇魅失本性状……览古史册,太子既废,常不得其死,人君靡不悔者。前执允礽,朕日日不释于怀。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康熙之所以要复立胤礽,有三个原因:
第一,九子夺嫡的局面并非康熙想看到的,他需要推出一个人来打破局面。
第二,康熙认为,胤礽之前的种种悖逆之事,都是因为“魇魅”导致,既然“魇魅”已除,胤礽就还有希望。
第三,康熙说,自古以来,太子一旦被废,常常没有好结果。如今重新将胤礽立为太子,胤礽必然会感恩戴德,从此痛改前非。
也就是说,虽然康熙重新立胤礽为他太子,但并不代表康熙就完全看好胤礽。他是寄希望于胤礽能够感恩戴德,痛改前非。
遗憾的是,康熙最终还是失望了,因为胤礽辜负了康熙。
康熙五十年十月,胤礽和步军统领讬合齐、刑部尚书耿额等十多名要员秘密聚会,言语颇为狂妄,而且,胤礽竟然穿明黄色衣服(只有皇帝专用),丝毫未把康熙放在眼里。康熙得知后,怒不可遏,把这些官员全部处以绞刑,并且怒道:
“诸事皆因胤礽。胤礽不仁不孝,徒以言语货财嘱此辈贪得谄媚之人,潜通消息,尤无耻之甚。”
可以看出,这件事发生后,康熙已经不对太子抱任何希望了。次年,康熙第二次废黜胤礽。将胤礽禁锢在咸安宫,终生不得出。
胤礽第二次被废,仍然不死心,康熙五十四年,胤礽生病,太医贺孟頫入咸安宫为其医治,胤礽用矾水写信,托太医递和大将军普奇联络,结果“事发,普奇等皆得罪”。至此,康熙再不想听到胤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