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些字的读音不是常用的读音,而课本中又没有把正确的音注释出来,我们按照惯性思维去读,就容易读错。笔者对初中语文课本进行了梳理,大家来看看,下面的这些字音,你读对了吗?
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一句。很多人会把“更”字读成“gēng”,解释为“重新”。其实不然,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出版的《古代汉语字典》(最新修订版)的283页中,“更”有“gèng”的读音,在其中“另,另外”的一项下面,专门举了例子“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由此可见,“即更刮目相待”的“更”应该读“gèng”,是“另,另外”的意思。
七下第7课,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一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对这句话中的“犁耙”的“耙”的读音感到很疑惑。因为“耙”有两个读音,“bà”和“pá”,到底该读哪一个呢?百度百科对“耙”字有这样的解释:①一种把碎土、堆肥、杂草摊开,使它们附着在农田表面的农具(读bà);②一种把谷堆柴草堆扒开,使谷子和柴草附着在晒谷场地面的农具(读pá)。区别在于劳动的场所不一样,读“bà”是在农田,读“pá”是在晒谷场。联系一下课文的语境,原句中说“扛上犁耙走向田野”,可见劳动的场所在田野,所在本文中的“犁耙”的“耙”应该读“b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