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 ,我们中华民族的史学文化真是发达,很多稀奇古怪的传说都能以历史的面貌出现,而且越是久远的时代,传说和历史就越分不清楚。区分传说和历史,有时需要很大的学问,有的时候,却不用那么费事。如果某一件事情太过于不合常理,那么我们当然可以说它只是传说,不是历史。比如黄帝、炎帝这些人物,在《史记》等史书中都有记载,我们可以说他们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是史书上说这些上古帝王都活了好几百岁,这就太不合常理,所以我们也只能说这样的记载就是传说了。当然,传说的背后也许隐藏着一些需要深入挖掘的历史细节,不过无论如何,一个人是不可能活到好几百岁的。
另外,有些集团或个人,为了某种目的,也会编写一些故事,这些故事虽然也可以当史料来看,但是很难说它是客观真实的。比如那本被很多人视为道德教科书的《二十四孝》,其中很多故事一看就不合常理,像“卧冰求鲤”这样的故事,显然缺乏真实性,我们也只能关注一下这类故事背后的精神意义罢了,真要把这个当成真事儿,甚至还要去模仿,那就要闹笑话了。
介子推的故事,就存在着这样的不合理因素。
我们先说说正史中的介子推。介子推的名字,在《左传》《史记》等史书中都有记载,可见史上确有其人。可是无论是哪本正史,对于介子推的事迹介绍得都很少,且不说没有什么”割股啖君”的故事,就是关于介子推的德行,也所述寥寥,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其实,跟随晋文公重耳一起流亡的名士有很多, 比如狐偃、狐毛、赵衰、魏準、颠颉等等。这些人或者谋略出众,或者孔武有力,无论在重耳流浪之时还是在回国之后,都给重耳出谋划策,为重耳最终成为诸侯霸主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这些跟随重耳流亡的人,都有过出众的表现,无愧于”名士” 的称号,可是唯有介子推, 我们实在找不出他为重耳出过哪些主意、解决过哪些问题。他唯一的事迹,似乎就只有那个”割股啖君”。
那么,”割股啖君”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第一,从常理角度来推断,当时重耳一行人穷困潦倒 ,只能靠吃野菜度日。在这种局面下,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以后,还能够跟着重耳一起继续流浪,连休养一下都不需要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介子推的体质真非常人可比。
那个时代医术不发达, 很多人因为一点小伤, 往往就不治身亡了。而介子推留下这么大的伤口,却能活下来,实属奇迹。我们也知道,重耳这一行人当时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所以也不大可能有止血疗伤的药,所以介子推恐怕也得不到任何医治。再加上受了这么重的伤,除了野菜,却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我们真不知道介子推是怎么把伤养好的。
而且,就算介子推命大,没有因此而感染破伤风,而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可是腿上那么大一块伤,想正常走路显然是不可能了。 当然,重耳的随从中也许有人可以帮助介子推,比如背着他走。可是大伙都吃不上饭,谁也没有那个多余的体力。如果说介子推的割肉举动最终却增加了整个重耳团队的负担,那就是得不偿失,帮了倒忙。
第二,如果我们从成本收益的分析来看,介子推割肉这个事,投入的成本是够大的,换来的收益却只是让晋文公(或许也包括那些随从)吃上一顿饱饭,这投入产出比是太低了。毕竟只是管了一顿饭,以后再饿了怎么办,难道再割一次肉?这样的做法,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使重耳的团队凭空多了许多负担(为了带上介子推这个重伤号,重耳团队肯定要付出不少代价),不像是智者的举动。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哪个时代,只要是正常的人,就都有基本的利害分析和判断能力。如果明知这样做是极其得不偿失的事情却还要去做,我们也只能表示怀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