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劳动价值论不仅要有定性分析,而且要有定量分析。马克思在研究劳动价值论时,不仅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其所运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也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着眼于整个社会,而不是单个商品生产者;二是重视数量的平均值,而不是数量的边际值。这种定量分析方法,可称之为社会平均分析方法。
马克思首先运用抽象定性分析方法,从纷繁复杂的商品形式出发,追索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共同本质,证明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然后运用社会平均分析方法,撇开个别劳动的具体形式,从众多个别劳动时间的社会平均值中,抽象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劳动时间是生产条件的社会平均,也是强度和熟练程度的社会平均。接着又分析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及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函数关系。由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都具有社会平均性质,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函数关系,也就具有一一对应地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特点,即价值量的变动方向、趋势和幅度,始终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方向、趋势和幅度完全一致,价值量虽然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方向相反,但变动的幅度也是相同的。
社会平均分析法的功能在于,撇开过程本身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偶然性,反映事物运动的平均状态、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这对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无疑是科学的,而且是有效的。马克思正是凭借这种方法,才充分提示了价值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当然这种方法并非完美无缺。首先,它抽象了单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个性和差异。而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由于依以进行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不是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低于社会必要时间,不是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就是低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相等纯系相当特殊和十分偶然的情况。可见社会平均分析法所运用的抽象是与现实有一种距离的理论抽象,它所反映出的数量和数量关系是与现实有差异的数量关系。其次,用社会平均分析法得出的平均数值和以此为基础的价值函数虽然是客观的,并有理论分析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是无法度量和计算的。
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言,它是无数个别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各类个别劳动时间所包含的个数是无限和不断变化的,各类个别劳动时间的权重也是难以计算的。就耗费在单位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言,它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个别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所包括的商品生产者个数虽然相对较少,但计量和计算的难度仍然足以令人望而却步。因此,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价值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函数关系,都不是“快嘴桂嫂”,都是不可捉磨的,都只能在商品生产者背后通过社会过程来自发完成,都只可意会而无法实际操作。最后,社会平均分析法所描述的函数关系,实际上只是一种一般趋势和正常状态,而忽略了这种趋势和状况运动、变化的具体细节和复杂过程。例如它假定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价值量不仅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而且与个别劳动时间成正比例。但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劳动时间由于个别商品生产者主客观生产条件及个别劳动生产率的特殊性,肯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相等。这样,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别劳动时间增加的幅度未必与由此产生的价值增量幅度一致。具体情况究竟如何,是单纯社会平均分析法所不能解决的。
一种可行的选择,是将社会平均分析法与边际分析法结合起来。边际分析方法是19世纪70年代兴起并广泛运用于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数量分析方法之一,并被誉为“边际革命”。其主要特点是以经济主体的行为为对象,将经济主体行为的变动作为自变量,将由此引起的变动作为因变量,具体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边际关系,即自变量每一细微变化,所带来的因变量的变化。边际分析法是研究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本身并不“庸俗”,任何事物只要客观上存在这种函数关系,就可以运用这一工具去研究和分析,并使这种函数关系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可描述、可操作的过程。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然历史过程,研究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论,理应运用边际方法分析劳动创造价值的连续不断的自然历史过程,以实现劳动创造价值的最大化。例如我们可以在假定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从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提前下,用微观边际分析方法研究单个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时间变动对价值量的影响,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个别劳动依以进行的生产条件、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变动对价值量的具体影响。同样,我们也可运用宏观边际方法研究社会劳动总量及其依以进行的社会生产条件、科技水平等因素变动对宏观价值总量的具体影响。由此得出的结论,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丰富和发展劳动价值论,而且可以为企业的微观决策和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更为实用和可操作的方法。
初看起来,马克思在研究价值、资本和剩余价值等问题时,好像没有明确使用过边际分析方法。但如果我们深入观察和分析,仍然可以从他的研究中找到一些边际分析的蛛丝马迹。首先,他在研究剩余价值生产时,十分关注剩余价值的增量,所谓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的生产办法,实际上都是增加剩余价值的增量方法,它归结到底都是通过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其次,他在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特别是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时,也涉及了增量问题,“在资本基础扩大的生产中,I(V M)必须=IIC加剩余生产品中当作资本再合并进去的部分。” 这里所谓的“合并进去的部分”,既是剩余价值增量的结果,又是资本增量的原因,这种关系本质上是边际剩余劳动带来边际剩余价值、边际剩余价值带来边际资本的关系。最后,马克思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他曾经说过:“工作之余我就搞搞微分学。”他的数学手稿已蕴含大量微分积分问题,而微积分正是边际分析的数学表达方式。恩格斯也说过:“只有微分学才能使自然科学有可能用教学不仅仅表明状态,并且也表明过程,运动。”这种判断同样适用于劳动价值论的边际分析。相信,如果假以时日,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论不仅不会拒绝边际分析方法,而且肯定会充分运用边际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