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的“历史”,是个既“老”又“新”的词汇。
说“老”,是一些老学者认为,裴松之所注《三国志》,是“历史”一词的渊薮。
其《吴主传》记载赵咨出使魏国,能言善辩,折服魏文帝曹丕。裴松之在《注》中,详述赵咨之应对,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歴史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云云。
据此,最早的“歴(历)史”,是“歴(历)览史籍”的含义。
说“新”,则是自明代,“歴(历)史”有了“新”含义。
明万历年间,大学者袁了凡作《歴史纲鉴补》。其“歴(历)史”,为“歴(历)代史籍”之意。
近代,“歴(历)史”的含义又有所变化。
约于明末,日本人翻刻《歴史纲鉴补》,在其国内广泛流传。其版本清末“倒流”传入中国,使“歴史”一词被普遍接受。此时之“歴(历)史”,与汉语“史”之“典籍记载的言和事”的含义相近。
汉字“历,是简化字,有三个繁体字——“歴”“厤”“曆”,一般认为可通用。
其实,相互含义还有细微区别。与“史”相连的,应该是“歴”,为“经过”“度过”“普遍”“列次”之义。
所以,古人采用了“歴”这个字与“史”相搭配。
“史”,本义为官职,“以手持中”,象形加会意,表示“史官”中正,后来引申为用以表示“既往一定时间、空间所发生之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