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观潮】
作者:闻逸
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深受海外观众喜爱,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典范;电视剧《咱们结婚吧》同时亮相央视一套和湖南卫视黄金档,第一轮播出累计观众规模达6.7亿;电视剧《老酒馆》创下95天内在北京、广东、山东、天津、河北等10个卫视黄金档重播的纪录……这些曾经形成众人追看讨论的社会文化现象,获得飞天奖、金鹰奖等国家级奖项的影视作品均出自导演刘江之手。有人用“豪华落尽见真淳”来形容刘江的作品,即摒弃华而不实的镜头语言,拂去夸张甚至虚假的“戏剧性”,用真心拍摄真诚的故事,表现真挚的情感,反映真切的人性,从而显露出生活质朴淳厚的温暖底色。
不断开拓创作广度、提升创作高度
自2003年执导电视剧《铁血青春》以来,刘江已执导了19部影视剧,平均一年多就有一部作品与观众见面,这在业内可谓高产。梳理刘江的作品不难发现,一个突出特点是丰富多样。无论是描绘当下生活的家庭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励志剧《归去来》,还是回望历史岁月的谍战剧《黎明之前》、年代剧《老酒馆》、革命历史剧《光荣与梦想》,或是幽默诙谐的喜剧片《即日启程》、爱情片《咱们结婚吧》,内容涉猎题材广泛,呈现风格迥异,几乎每次都能将一种风格做到极致、把一类题材拍成爆款。但他并不固守已有成绩,而是顶住诱惑、重新出发,勇敢打破思想禁锢,尝试新的领域,开创另一种模式。
资料图片
对于创作者来说,走出舒适区并非易事,而刘江却喜欢不断开拓自己的创作广度,提升创作高度。例如当年《媳妇的美好时代》大获成功后,许多人建议刘江继续拍同类型作品,以巩固市场份额,他却选择另辟蹊径,执导了谍战剧《黎明之前》。这种选择是他追随内心创作本能的体现。在刘江的艺术世界里,创作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内心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只有用真诚去感受世界,展示生活,任由现实中一个个精彩故事在某个瞬间紧紧抓住自己的心,才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也只有时刻铭记最初的梦想和追求,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动摇,才能激发无穷能量,克服一切困难,从而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贴近现实,讲述符合时代主题的故事
每当观众觉得“这部作品应该是刘江的代表作”时,他的新作又给人带来惊喜。保持惊喜感的秘诀在于他始终秉持的创新精神。刘江善于从时代发展中捕捉并提炼出能领先于时代的新视角、新形式、新理念,给人带来新鲜感受。这需要作为艺术家的敏捷才思,更离不开作为思想者的深刻洞察。观看刘江的影视作品,人们总能深切感受到他对现实生活的情感,对时代大势的观察,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资料图片
2010年之前,家庭剧创作盛行苦情戏,荧屏上充斥着情感破裂、互相伤害的戏码,将家庭描绘成一个充满负能量的场域。这种创作趋势严重背离了现实生活,让观众看后感到压抑。而刘江执导的《媳妇的美好时代》却与众不同。该剧紧扣时代脉搏,对焦百姓热点,表现了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家庭结构变化和婚恋观念变革,塑造了“美好媳妇”毛豆豆这一人物形象。
这个人物既有活泼个性,也通人情世故,上对公婆孝顺乖巧,下对小姑亲密团结,不仅能忍气吞声,更会看准时机撒娇申诉。当然,该剧没有回避矛盾,而是直面拥有新式婚恋观的适婚青年步入婚姻殿堂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毛豆豆的公婆离异后分别再婚,弟弟又出现婚姻危机,导致家庭矛盾不断。每当观众为剧情发展揪心的时候,又很快被人物的幽默对话逗得哈哈大笑,看似棘手的问题却在愉悦的气氛中化解于无形。这种巧妙运用轻喜剧方式表现冲突,用生活智慧解决冲突的做法,传达了对爱情、婚姻、人生的积极态度,让观众跟着哭,跟着笑,跟着思考,跟着发现日常琐碎中的美好。当时有对年轻夫妇,本来打算离婚,看完该剧后改变了主意。他们说,毛豆豆家比我们难多了,人家都能处理好,我们为什么不行。还有人评价,看了《媳妇的美好时代》就会知道媳妇应该怎么孝顺公婆、公婆应该如何体谅晚辈、亲家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由此可见,《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创新在于价值观的更新和审美观念的突破。它开创了一套展现家庭生活的全新视听语言体系。这部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对后来的家庭剧乃至现实题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品都受到了《媳妇的美好时代》温暖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启发,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真实、感人的故事。
通过艺术提炼反映生活的本质
继《媳妇的美好时代》展现对婚后家庭情感生活的观察之后,刘江导演又在《咱们结婚吧》中思考“择偶”的问题,解读当时受到关注的“剩男剩女”现象。而在《温暖的甜蜜的》中,他又倾注大量心血描绘独立女性的精神世界,阐释当代年轻人“真爱至上”的情感观。将这“都市情感三部曲”串联,就能看见一部当代婚姻家庭观念变迁史。刘江以情感为主线,向内探求,写尽了流动着、变化着的世间百态。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生活不只有表面的五彩斑斓,更有一套内在逻辑静水流深。影视创作不能机械地还原生活,而要站在稍微高于生活的角度对其进行艺术化提炼,方能揭示生活的本质,折射生活的真理。
电视剧《温暖的甜蜜的》剧照 资料图片
如何进行艺术提炼,要看作品采用什么风格。分寸的把握,考验着创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的修为。例如,荒诞喜剧对生活的变形处理适度夸张,观众亦能接受,因为他们与创作者之间有着对故事假定性的默契。刘江执导的电视剧《满堂爹娘》便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剧中,父母离异后分别再婚又再婚,再加上岳父母,养殖场工人曹端午同时要面对14个爹妈。热心肠的他为每个爹妈和他们家里的事操心劳力,由此引发了种种笑料和纠葛。曹端午为继父王德义的超大遗像寻找安放之处未果,最后竟将其缝入被子。这种夸张的戏剧手法让人关注老人的生存状态,深刻探讨了现代社会的孝道问题,聚焦如何赡养老人、如何看待黄昏恋、如何处理身后事等当代人面临的现实困惑。
人物塑造也是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提炼时难以把握的一环。在创作追求本质真实的基础上,所有细节都应聚焦于人物、人情和人性的深入挖掘,这就要求创作者既要对生活有深刻的体悟,又要能熟练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以《光荣与梦想》为例,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该剧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在坚持重要党史内容准确无误的前提下,巧妙地让艺术的“虚”与生活的“实”磨合碰撞,使观众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伟人的伟大之处。
一般而言,鸿篇巨制如《光荣与梦想》,会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宏大开端。没想到作品闲出一笔,以1982年修缮杨开慧故居时,泥瓦匠意外发现杨开慧烈士生前文稿为引子。在《偶感》一诗“天阴起朔风,浓寒入肌骨。念兹远行人,平波突起伏……”的旁白中,*拿起妻子杨开慧送给自己的梳子,又摸了摸儿子毛岸英的手表,思念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这种处理让观众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位伟人同时也是一位深情的丈夫、慈爱的父亲。随着《国际歌》响起,创作视角转向了充满激情的革命岁月,这种高于生活的诗化语言将一代历史伟人的个人情感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紧密相连,也将遥远历史与当下生活融为一体。剧中人物之所以能够不畏生死、奋勇向前,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比生命更重要的理想信念。
有“德”的支撑,“艺”才走得长远
影视创作并非一般的物质产品,它作用于人的心灵,关乎着时代面貌和社会风气。影响力越大,创作者所肩负的责任也越大。作为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刘江始终以“学艺先学做人,才能走得更长远”这句话自勉。创作者首先要具备良好德行、善良品质、高远格局,只有这样,他们创作的作品才能拥有正能量、大视野和高境界,对观众进行思想浸润、精神陶冶。
在刘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艺术至上的理念融入情节的叙述中,将观照现实的意识体现在人物的塑造上,将追求真善美的旨趣贯穿于镜头的拍摄中。比如,在《老酒馆》中,他以好汉街老酒馆前堂后厨为叙事中心,塑造迎来送往的各色人物群像,勾连起天南地北、传奇多彩的人生故事。剧中人物如肩负使命、胆识过人的地下党谷三妹,稳重忠诚的三爷,曾经沉沦但最终为国捐躯的马旅长,铁嘴钢牙、慷慨赴死的方先生等,尽管他们的境遇和命运各不相同,但都有气节和血性,共同诠释了为民族尊严不惜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
刘江的另一部作品《归去来》则以留学生生活为载体,探讨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以及他们与父辈两代人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引发了年轻人对公平正义、人生选择等议题的深刻思考。男主人公书澈本性善良,一直试图摆脱父亲荫护。女主人公萧清出身于检察官家庭,独立要强,简单干练,凡事以法律为准绳,以正义为原则,是新时代独立女性代表。还有奔爱而来、却为亲情和家庭牺牲爱情的缪盈,虽然生活清贫却有一颗为爱守护的心的宁鸣,他们各自背负着不同的使命和梦想,共同构成积极向上的新时代青年群体面貌。
这些作品没有停留在小我的表达层面,而是以大我的格局和兼济天下的胸怀,传递着人性温度、社会价值和精神力量,构筑起了一个温暖的现实主义创作矩阵,更让“德艺双馨”这一称号有了具象化的呈现。可见,影视创作应该在展现现实的基础上,激发人们的思考,解答社会的困惑,疏导公众的情绪,引领价值观的建构,进而在普罗大众心中形成一种内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这是刘江的艺术追求,也是中国影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
《光明日报》(2024年04月03日 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