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是一句我们所熟知常用的俗语,比喻要达到某一目的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是按这字面意思,就是为了要想打到狼有时候,不择手断,必要时能以舍弃孩子做为代价。
仔细想想这句话,真不合人情,让人难以相信:为了打到一只狼,会不惜冒着让一个孩子丢掉性命的危险,来捉住狼。这种做法,实在太残忍、代价也太高了。
事实上,这句俗语,应该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意思就是,要想捕捉到狼,就要翻山越岭,不怕走山路浪费鞋。
“鞋”字,很多方言中仍读作“hai”,这是古音的遗存。而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则读成了“Xie”。
于是流传于我国许多地区方言中, "鞋子" 发音,仍类似"孩子" 。如叫“鞋”字,读“hai”的地方有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湖北、安徽、广东等地。 只是在流传过程中,俗语变形成为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产生了歧义。
如下列三首唐诗,“鞋”字读成hai,就符合古音,全部押韵:
【春词】卢纶
北苑罗裙带,dai
尘衢锦绣鞋。Hai
醉眠芳树下,
半被落花埋。 mai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范元凯
神女初离碧玉阶,gai
彤云犹拥牡丹鞋。Hai
应知子建怜罗袜,
顾步裴回拾翠钗。cai
【赠太常王建藤杖笋鞋】张籍
蛮藤剪为杖,楚笋结成鞋。 hai
称与诗人用,堪随礼寺斋。 zai
寻花入幽径,步日下寒阶。 gai
以此持相赠,君应惬素怀。 wai
今天的各方言向上追溯,大体也都能追溯到隋唐时期的韵书《切韵》时代的中古汉语。通过语言学界的多年研究,中古汉语时代的汉语读音基本被构拟出来,“鞋”在当时读为ghrai(hai)。“gh”是声母,“r”是介音,“ai”是韵母。用“xie”类比,x是声母,i是介音,e是韵母。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如陕北人把“买鞋(xie)”读成“买鞋(hai)”、“闲(xian)得没事干”读成“闲(han)得没事干”、“饭太咸(xian)了”读成“饭太咸(han)了”,把“去(qu)不去(qu)”读成“去(ke)不去(ke)”,把“上街(jie)”读成“上街(gai)”等等,都是古汉语发音。(客家話发音也基本类同)--文中部分网络摘抄,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