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普基廖夫的《不相称婚姻》中,画的是风烛残年的老将军娶了如花似玉的少女为妻的结婚场景,美丽与丑陋,衰老与青春,多么鲜明地对比,不相称的婚姻,却有着各种人物相称的表情,哪管一个还没长大的少女无奈被动的接受一个被摧残被侮辱被毁灭的命运。
同样的列宾的《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对60多个人物画面进行分割三块的解析,每个人的衣着、头饰、行为、神态、表情,反映着不同阶层的人,可以说是整个俄罗斯的一个缩影。虽然油画表现的是一个动态的游行队伍的瞬间场景,但始终要把静止的变成运动的,以运动的眼光看待,把平面的变成立体的、流动的,因为每一幅油画都是平面的、二维的,带到一个现实的空间来理解,把二维的变成三维的、多维的。
苏里科夫的《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只截取了失败的近卫军早晨就要临刑的一个场景,但是要作为一个流动的立体的现实空间来理解,就如身临其境,来到红场那个屠*的现场,目睹了高高在上骑着马的威严傲慢的彼得大帝,听到了不屈勇敢的近卫军战士朗声的宣言,甚至能闻到刺鼻的血腥味,但那些有血气的英雄好汉,没有一个低头屈服,在强悍的敌人面前,没有等级,只有对手;没有生死,只有对决。了解的那段历史,也就理解了不应该在一个画面同时出现的华西里伯拉仁诺大教堂和克里姆林宫,这隐喻着高度政教统一的集权制的残暴。
看懂读懂一幅画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走进画家本人,读他们的传记,才能慢慢走近画家的生活,贴近他们的人生,揣摩着他们为什么画这幅画。《无法慰藉的悲伤》的作者画的原型是他的妻子索菲亚,也有失去儿子的悲痛经历,有丧子之苦,他亲眼看到妻子无法摆脱的痛苦,画了13年,三易其稿,了解了画家的这种感同身受,才会明白一个伟大的画家完成一幅成功之作的原因。
从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危病的女孩》中,能强烈地感受到画面辐射出的极度的悲伤和强烈压抑的情绪,那个可怜的濒危的女孩对死亡来临的无奈和对短暂生命离去的麻木,看不见脸庞的母亲那巨大的悲伤和对命运不公的无可奈何的绝望及对孩子无能为力的愧疚感,从母亲瘦弱的身体、黑色的衣着、斑白的头发、垂下的头颅、握住女儿的那只手无不一一地体现,整个画面是暗色调的,反映着作者个人的思想情绪和生命密码,因为画家蒙克从小就看到身边的亲人因病死去,死亡一直在伴随着他,所以他的身心是忧郁的、恐惧的、焦虑的,长期被死亡、疾病的阴影所笼罩,不免对上帝怀疑、对命运的不确定及对不知何时的死亡来临怀有深深的疑虑和纠结,他的笔触是他内心感受、他的哲学思想的反映,是扭曲的、旋转的,画的骷髅,画的《呐喊》都带有强烈的病态。
其实看懂一幅画也不难,去寻找画的密码。这个密码就是即便隔着千里万里的不同区域、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思想的人的共性---人性是相同的道理。四海之内皆兄弟,就证明人性的相同,否则,怎么能成为兄弟。东西方的的文化历史不一样,但人性观是一样的。如母爱的无私伟大、对弱小的同情和保护。
但读懂一幅画也很难,要读西方哲学和宗教,不读透,就不能理解油画所表达的内容和含义,就无法解读画中的宗教意境。西方的孩子从小就受洗礼,天天浸润在宗教的滋养中,十几岁就把《圣经》背过了,《圣经》绝对不是一般的宗教,是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之集大成,圣经从头到尾贯穿着两个字:善与恶,在善与恶中伸张正义。西方的油画深受《圣经》的影响,圣经的精髓都融化在血液中,画的题材也大多是圣经里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