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谁,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寄寓着长辈们的美好愿望。就像我们的国家,也被称作“社稷”,这不止是在今天,而是早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的称呼。如《左传·僖公四年》中所载:“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便是甚好的证据。
至于有人说:社是“土神”,而土是长庄稼的;稷是“谷神”,也就是主管农业的神;用这两个神合在一起称我们的国家,是体现了古人对农业的重视。钱君的理解,就颇有些不同了,以为“社”其实是代指祭祀,如我们所熟知的周人祭祀的地方叫周社,商人祭祀的地方叫殷社(或亳社);“稷”则是代指农业。祭祀和农业,在古人的眼里才是国之根本。反过来讲,我们的古人用“稷”代指了国之根本的农业,或许也正体现了古人对于稷的看重。
后稷生活的年代
稷,其实是一个人,是周人的始祖,所以也被称之为后稷(后,是三代时候君主的称谓)。《史记·周本纪》里称“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其实是说后稷是生活在陶唐、虞、夏时期的人物。司马迁的这一说法,最早源自《尚书·尧典》和《尚书·皋陶谟》的记载,压根就不值得我们相信。一则,很多史书上都记载着周代的世系,从后稷起到文王一共传了十五代,这也是史学家普遍认同的看法。而由唐、虞、夏到周文王,前后相距足有一千两百年的时间。如此算下来,其中的每一个王都要在位八十年才能凑够数呢,这岂不是说笑么?二则,《尧典》和《皋陶谟》其实都是春秋、战国之际的作品,是没有任何前期的记载,而突然间出现的,这就难免要让我们去疑心了;何况他们自己在开篇时也讲“曰若嵇古”(也就是依据古史传说的拟作),我们自然也就无法尽信了。
许倬云先生以考古发掘为依据,对比了商、周遗址出土的诸多实物后,根据两个部族间文化的差异、周文化传承的脉络,初步断定周文化的源头,也就是后稷生活的时期大概在商王癝辛康丁的时代,这种说法就更值得我们去信赖了。
后稷的生平当然,尽管后稷没有爹,他终归还是要有妈的,就是姜嫄。《诗经》里就说,姜嫄因为没有儿子,不得不去祭祀上帝。她虽然是后稷的妈,曾经也是一个淘气的女孩子。去野外游玩的时候看到了上帝的足迹,她很好奇,就了踏上去,然后就*生下了后稷。后稷出生后,她并没有像《史记·周本纪》中说的那样,觉得这有什么不详。反而认为这是上帝接受了她的祭祀,显了灵的结果。这个故事被记载在《大雅·生民》和《鲁颂·閟宫》两篇里,是颇值得我们采信的。因为我们有两个依据:其一,我们都知道周人和姜姓是世代婚姻的,“姜嫄”这个名字也正好体现了这一点;其二是在人类文明进化的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一个“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历史时期,即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如此以来,《史记·周本纪》上关于“后稷名弃”的说法,也就立不住脚了。这也正合了杨宽的推断。杨宽在其《西周史》中称,“弃”这个名字本来就是因为误解才产生的,最早见于《左传》、《国语》,而在成书更早的《诗经》的两篇诗文中,都只字未提。
还是源自《诗经》的记载,说后稷打小就聪明,长大了又很擅长种地。大豆啊、小米啊、麻啊、麦啊,几乎所有的农作物,经了他的手种到地里,都能很开心的生长,并获得更大的丰收。所以后人说他是个种地的高手,有他自己的一套很管用的耕作技术。这样以来,也就更得获得女孩子的青睐。原本的规矩是他要嫁到女子所在氏族的,现在也不顾及了,主动来到了后稷所在的氏族——有邰氏,还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叫不窋。《说文》里说邰是“周弃外家国”、《生民》说后稷“即有邰家室”,以及《史记·周本纪》上说舜“封弃于邰”,都表明后稷是生活在有邰氏的,也就是《汉书·地理志》里所说的今天的陕西武功和扶风之间。
他的妻子出自一个姞姓的氏族,正如《左传·宣公十三年》说“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事实上,当时的西北地区也确实有姞姓的部族、国家存在,如被周文王灭亡的密须(或称密)就是姞姓,大约在今天的甘肃灵台西边。
从“后稷”到“稷神”后稷不止在世的时候受人崇敬,去世后也被周人当做稷神去祭祀,来祈祷五谷丰登;就像我们今天社会里,做生意的人都要请一个财神,用三炷清香供奉着,保佑自己发财。所以,后稷就又有了一个“外传”。因为《诗经》里还说他首创了祭祀上帝的仪式,连孔子都称赞“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据《礼记·表记》)意思是说,自打后稷始创了祭祀以后,庶民们不用忏悔也能享受福禄了(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后稷剥夺了庶民祭祀的权力,是祭祀称为君主的独享;与帝颛顼的“绝地天通”颇有类似之处)。这一段的记载,与西周时期,周人也将主管农业的官职称为“后稷”似乎是情出一脉的,无非都是为了表达对后稷的推崇,对农业的重视。
至此,关于后稷的故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其实我们还会有一些疑惑。比如,倘若后稷果真生活在由母系向父系氏族社会演化的时期,难道不应该很早么?还有,我们的传说里不是已经有了一个跟种地有关的神农氏了么,为什么又会冒出一个后稷来呢?
结语其实以上两个问题,彼此之间并不矛盾。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理论研究与教学的张光直教授,就在他的好几本书中一再地重申过:夏、商、周三代其实是,三个临近的地域独立、平行发展起来的。三个部族间,势必存在着文化上的交融,也不能忽略了其间的差异。三代的交替,并不像后世王朝的改朝换代,推翻一个旧王朝重建一个新王朝,而是政治权力的中心从一个部族递交到了另一个部族。所以,夏、商、周三个部族各自都有其自己的祖先、信仰的神。当然他们也有共同的源头,这个源头又必将是在“三皇”之前的。
所以“武王翦商”后,周代替商成了天下共主,周人自然要用他们自己的稷神代替了神农氏,还用他的名字称呼了我们的国家。事实上与夏、商相比,周族确实很年轻,也比较落后。所以《国语·周语上》说,夏代衰落后,不窋没能继承后稷的官职,而“自窜与戎狄之间”,其实是在婉转的告诉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他们都是被夏、商当做戎狄来看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