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是金人还是宋人,元好问的十首巅峰之作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15 11:37:36

经历中年的沉浮

感知命运的悲欢

有些事,没有足够的经历,是无法理解的。比如,才名斐然的元好问,为什么去当个小县令,替女真权贵催租?

在乱世中,如果你是个平头百姓,在朝不保夕的日子里,要被敲门勒索、半夜催租、按户拉夫、中夜索酒……

然而,一旦做了官,哪怕是个八品县令,一家人的生活都会改观。

元好问是个读书人,他不忍催租,还写了篇《宛丘叹》,代民发声。

遗憾的是,大金朝廷一贯轻视汉人官员,元好问的前途,似乎已成定局。然而,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弄巧,转机总在不经意间到来。

正大八年,礼部尚书赵秉文竟大力举荐元好问来京为官,战乱之际升任要职,焉知是福是祸?

元好问顾不得多想,意气风发地朝汴京开进。

元好问是金人还是宋人,元好问的十首巅峰之作(5)

元好问像

可刚到汴京不久,厄运接踵而至。

就在这一年,金兵在凤翔战役中大败,大金已有亡国之势。第二年五月,气候反常,本应草长莺飞的季节,却大寒如冬。

京城里物价飞涨,一斗米卖到了20两白银。元好问看见饿疯了的百姓,围攻贵族的宅邸,拆了木头烧火,撕下皮革煮食。

伴随暴动而来的是瘟疫,仅仅五十天,汴京百姓就死伤过半,而好问最疼爱的小女儿阿香,也没有幸免,永远地离开了他。

泣血锥心之痛,亡国破家之悲,让好问对天长叹: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金国的大溃之日来临,金哀宗却弃两宫百官,引军东逃,留汴京的臣民自生自灭。

时运的盛衰,自有其历史规律。如果恰巧生在了悲苦的乱世,也要坚韧地活着,就如歌德所言:“生存是种义务。”

元好问和汴京的百姓,一起等待命运的安排。

尚书令崔立率全城投降,成了蒙古国的阶下囚。元好问作为前朝官员,被发配至聊城,一关就是四年。

后来,蒙古军官严实对元好问有所青睐,邀他在府中做幕僚。

人生朝露,浮生若寄。

四十多年的岁月里,元好问受尽了奔波劳碌的辛苦。山河日月,满目疮痍,天下苍生,苦不堪言。

元好问是金人还是宋人,元好问的十首巅峰之作(6)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路是自己选择,所以不惧,时代是不能左右的,所以无悔。

有句话说得好:生活以痛吻我,我将报之以歌。

元好问对生活的回报,是一首首“丧乱诗”。在诗里,他写尽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命运的质问,沉重、悲凉、哀悯。

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不同的颜色。

在难测的命运里,在悲喜的无常中,感受生命的张力,也是活着的意义。

元好问是金人还是宋人,元好问的十首巅峰之作(7)

经历晚年的孤独

感知内心的得失

元好问作为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最有名的文士,投身于蒙古国的武人,听凭蒙古兵的呼喝,处境尴尬,内心煎熬。

满纸韬略,无从实现,十年弄笔,也不过是个亡国的囚徒。

48岁这年,元好问鼓起勇气向上峰严实辞行。

而在严实看来,元好问一事无成,毫无用处,于是他慷慨放行,任由元好问回归故里。

乱离之余,鼎革之后,好问几经周折,回到了家乡忻州。

眼前的故乡一片荒凉,闲田满野;当年的乡亲,也各投南北,自谋出路。

冯梦龙曾说:“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人生的道路上,总有关键的几步,需要我们精心思索后做出选择。选对了,才能无愧于心。

好问隐忍了一生,虽能苟且偷安于乱世,但内心始终不得自由。

四时如逝水,百川皆东波。人生一晃,就到了暮年,好问决定潇洒一次,遵从本心而活。

元好问是金人还是宋人,元好问的十首巅峰之作(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