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回书中,写到了两个非常特别的场景,即“二龙相戏”、“二龙戏水”。这两个场景,说的是靖康元年宋徽宗镇江复辟,与宋钦宗争夺皇权的历史。宋钦宗粉碎了童贯、蔡攸(两个把宋江推下石桥的青衣女使)操纵的复辟阴谋后,翻过年来便发生了靖康之难,“二龙”被拘押到五国城坐井观天。
因而,仅从北宋历史看,《水浒传》贯穿了整个王朝,总共涉及整整二百年的时间。
在“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中,施耐庵简直就是以直白的方式,隐写了“朱洪武误走妖魔”。于是,《水浒传》的时间跨度又向后延伸到了公元1368年,即洪武元年。
“王道生”说,“盖公殁于洪武庚戌岁,享年七十有五”,也就是说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1370年)。假如是这样,有没有可能在开篇故事中隐喻朱洪武呢?也是有可能的,因为,施耐庵的“门人”罗贯中还要“编次”。但是,从对《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时间解读来看,罗贯中很难做这项“编次”的工作了。所以,隐喻“朱洪武”应当就是《水浒传》的原作者所为。
施耐庵说“朱洪武误走妖魔”,那么,走的又是什么样的妖魔呢?从后来所讲的梁山故事看,似乎讲的都是北宋“洪太尉”误走的妖魔,搅乱了宋徽宗的朝代,并未涉及明朝的事。这就有点奇怪了,难道施耐庵写书如此顾头不顾尾?
其实,“朱洪武”误走的妖魔隐射的是靖难之役。这场为时四年的皇位争夺战,发生在公元1399年—1402年。也就是说,《水浒传》所涉及的时间跨度还要在“洪武三年”的基点上,再向后推延至少40年。因为,若是隐喻“靖难之役”,必定是这段秘史发生后,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去著书。古人著书可没有我们现在这么方便,是用毛笔一个字一个字的去写,没有十余年的功夫是很难完稿的。
《水浒传》的时间跨度这么大,是不是能够证明施耐庵也能活到这个时候呢?有可能,也没有可能,因为,还有一个罗贯中等着呢。
罗贯中肯定没有经历过“靖难之役”说《水浒传》隐写了“靖难之役”,依据是什么呢?这样的依据实在是太多了,绿野老道曾经专门写过这类的文章,讨论施耐庵深深隐藏在《水浒传》中的故事。其中,“洪太尉误走妖魔”所隐喻的历史,除了北宋兴亡之外,还有“靖难之役”的秘闻。
话说洪太尉手提香炉,背着丹诏上了龙虎山。没走多久,就遇到了一只锦毛虎。这只锦毛虎并没有吃洪太尉,而是吓唬了一番就走了。洪太尉惊魂甫定,又来了一条雪花大蛇。这条蛇对着洪太尉吐了一阵毒雾,又溜走了。
金圣叹说,这一条大虫与长虫,分别楔出的是少华山的陈达与杨春。朱洪武是“朱武”与“洪太尉”的一部分,所以,梁山好汉的故事便从少华山的强人开始写起。这样讲确实非常有道理,施耐庵应当就是这么布局的。但是,书上分明写的是“白额锦毛虎”,这只老虎根本就没有展示跳涧的本事,不是“跳涧虎”。
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确实有一只“锦毛虎”,他就是清风寨的大寨主燕顺。书中交代,清风山十分的寒酸,三个头领在草厅中办公,强人们都在“后面有百十间草房”住着。这就十分奇怪了,难道清风山就这么穷吗?
清风山虽然十分“清贫”,但三个头领却不失威风,他们的头上都裹着“红绢帕”、“绛红头巾”。大寨主出场时,身上还披了件“枣红纻丝衲袄”。这岂不是“红巾军”的装束吗?
从这些十分奇特的描述看,龙虎山上洪太尉所遇到的“锦毛虎”,原来楔出来的是清风山寨主燕顺。书说简短,清风山三大头领的姓名连起来读,就是“燕王英武真天授”。施耐庵说的是朱标死后,假如立燕王为皇位继承人,那就是顺天心民意,否则,就是放走妖魔。
洪太尉在龙虎山见到的猛虎,楔出了燕顺,那么,那条雪花大蛇是不是白花蛇杨春呢?金圣叹说是,绿野老道却说不是。金老先生中了施耐庵的迷魂计,没有祥察文字中的细微差别,因而张冠李戴。书中说,洪太尉受了老虎的惊吓,正在埋怨时,忽然一股毒风吹来,“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
施耐庵写得极其备细,说的是“雪花”大蛇,并不是“白花蛇”。与锦毛虎一样,说的不是跳涧虎,所以,这条大蛇就不是“白花蛇杨春”。那么,这条大蛇不是杨春,又会是谁呢?
《汉张天师世家》中有一则关于虚靖先生的故事,说的是张继先第一次奉诏入宫,宋徽宗问他,龙虎山上当真有龙有虎吗?张继先答道,老虎时常见,真龙今日见。宋徽宗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