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湖南和湖北在楚文化的阵营里如此泾渭分明,为什么湖南和湖北还会为了“楚文化”的名片争执不休呢?主要原因还是在洞庭湖这个楚文化的交点,因为环洞庭湖地区是楚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兴盛地。但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展和走向,有几个很显著的特征:一是自北向南;一是自西向东;一是从黄河到长江;一是从平原到山地。根据这几个特征,湖北和湖南,谁是文化上的带头大哥也一目了然了。
也正是因为我是一个湖南人,我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家乡。所以我真心希望湖南人再也不要去争“楚文化”这种名不副实的名片了,“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文化和“敢为天下先”的湖南精神没什么不好。只有正视了自己,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既然湖南文化不是真正的“楚文化”,那么岳麓书院门口那副对联又该如何解释呢?“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又是什么意思呢?
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为集句联,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什么是集句联呢?顾名思义就是上联和下联都要引经据典,然后形成字面上的逻辑自洽。据说是清嘉庆年间,时任岳麓山山长袁名曜出上联,贡生张中阶对下联。“惟”在这里是个语气词,“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就是说“楚地出人才,而这里的人才又最为兴盛”。
1655年,林天擎到武昌府学(今武昌解放路西,大成路北)祭祀孔子,当时的士子向他反映,武昌府学虽然办得声名远播,但是校舍实在是破败不堪,希望捐出国家津贴来维修校舍。林天擎表示大力支持,两年后,新校舍竣工,林天擎回想起那些赤子之心的学子们,由衷地感慨:“余思惟楚有材,自昔艳羡。况我清宾兴叠诏,已多联翩而登为之前茅者矣。后之龙摅鹏奋,何可数量?”
1732年,湖北巡抚王士俊说“楚材号天下久矣”,并希望“从此楚材辈出”。
从这些典故中,我们其实都可以看出,“楚材”这个词实际上,更大程度是站在湖北的角度说出来的。那么岳麓书院门口的对联究竟要如何去理解呢?岳麓书院大言不惭地贴上这幅对联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我觉得还是有道理的,只是大家不要在字面上去钻牛角尖而已。“楚国出人才,这里最兴盛”这个意思,与其说是陈述一种事实,还不如说是寄托一种希望——都说楚国出人才,我们希望这里最兴盛。
因为嘉庆年间,湖南成省时间还很短,而且客观来说,当时湖南的文化凝聚力并没有形成。以前,湖南学子都要到武汉去才能完成,一下子成为一个文化圣地是不大可能的。虽说,岳麓书院历史悠久,但其文化背景还是依托于湖北的荆楚文化的。
湖南的文化真正自成体系的时候应该是“湖湘文化”正式提出和付诸实践的时候,“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敢于拼搏的湖南人在文化上的一种自信,而不是在文化上的一种标榜。我有考满分的信心和我拿考满分的事到处炫耀是两回事。
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我永远只相信湖南是后来居上,而不认可湖南是历史悠久。即便湖南在清中叶以前,文化名人真的是屈指可数,跟隔壁的老表江西比是不可同日而语,跟老大哥湖北比更是自愧不如。清代以前,湖南从来没有站到历史舞台的C位,但是湖北在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过渡的过程中,湖南一直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而且,湖南人的厚积薄发更值得人钦佩!
在近现代,由于湖南人的异军突起,导致很多人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看待湖南和湖南人,这种做法是十分浅薄又狭隘的。湖南人今天的名气只能证明湖南人是不甘落后的,并不能证明湖南人曾经辉煌。
顺便解释一下,今天湖北人被人调侃成“九头鸟”,其实更证明湖北的历史渊源。“九头鸟”其实是凤凰的俗称,而楚国最初的文化图腾正是凤凰。湖北,作为楚国文明的腹心,处于政治上尔虞我诈、相互攻击的漩涡,所以很多人把“九头鸟”这个文化符号演绎成了“狡诈多变”的意思,确实十分可笑。假设,湖北不是楚文化的代表,它无需在被人轻视、挤压的情况下去四处周全、去“兵不厌诈”,它还需要那么圆滑世故吗?还需要那么“狡诈多变”吗?
反观湖南,因为自古以来的贫穷落后,加上少数民族性格的融合,蛮勇而又倔强,这是湖南的骨子里的优点,但也是湖南人的一部血泪史。每一种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当我们说一个人温文儒雅的时候,首先是对他们家族的一种赞美,因为大多数贫苦人是很难温文儒雅起来的。湖南正是因为生存的压力,才形成这种“霸蛮”的性格。因为不争、不斗、不狠,真的很难在乱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