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岁月 启蒙灵性和睿智
1946年,梁衡出生在山西霍州的一个小山村里。他的母亲和爷爷都是农民,他在农村度过了童年。割草、打柴、放羊、下地干活都曾是他儿时的经历,不过他对这些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回忆,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半是劳动,一半是玩。”
梁衡8岁时随父母迁到太原,开始求学生涯。曾是教育工作者,后为行政官员的父亲,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梁衡于潜移默化间产生了巨大影响。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为他的文学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晋大地人文历史和山川风物的深厚内蕴,使梁衡对美的领悟能力在少年时就初露锋芒。
15岁那年,梁衡喜欢上了读《毛选》,他并不是为了学政治,而是被其优美的文字吸引,可见他对文字有一种天然的领悟力。
1963年,17岁的梁衡第一次远行,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开始了在异乡生活、学习的岁月。人民大学是一所政治氛围浓厚的高校,在这里,梁衡形成了积极的、主流的、建设性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报国之心不可无有,治学之志不可稍怠。”这成为他的座右铭和不竭动力的源泉。
从梁衡踏进人大校门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把自己的命运和这个社会联系在了一起,和实事求是的真理联系在了一起。
走出人大的校门时,青年梁衡身上,已初露学者的哲理与政治家的睿智。
初入社会于平凡中体味人生
1968年12月,大学毕业分配成为梁衡的一个人生转折点,他和一些同学被分配到内蒙古。离开京城时,车站的广播里正播放着*号召大、中学生到农村去的讲话。
几个大学生来到了人口不足4万的临河县,开始在农村生产队劳动,过着像知青一样的生活,迎接他们的是黄沙漫天。恶劣的自然环境令人失望,行走在旷野里,望着苍凉的沙漠,梁衡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惘。
所幸的是,生产队俨然是所社会大学。在这里,梁衡不仅学到农活技术,还磨练了坚韧的意志。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梁衡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他初涉有关战争的书籍。“在这些书中,战争所表现出的宏大气势,敏捷的思维,对我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一次偶然的机会,梁衡读到了陈望道所著《修辞学发凡》一书,他仔细研读,还作了详细笔记。梁衡坦言:“这本书对我以后的散文创作和新闻研究作用很大,我关于文学和新闻的一些新思想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源头。”
在农村劳动一年后,梁衡又到县委工作了一年。1971年,梁衡成了《内蒙古日报》的一名驻站记者,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1974年,他离开内蒙古赴山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从事管理工作。
4年后,梁衡被调到《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站任记者,一干就是9年。在这段时间,他逐渐走向成熟,“我只知道自己经过这个阶段后由天真变得实在,由浮躁变得深沉,最初对职业的新鲜感换成了一种人生的使命感、紧迫感,使我能以新的态度对待以后的人生。”
1989年,梁衡出版自选集《没有新闻的角落》,如实记录了这9年带给他的思考印痕。“我采访了一些非常平凡的人物,在采访过程中,我深受感动。太原五中的一个姓白的教师,她是教学能手,是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我采访她时,看到她的教案大吃一惊。她的床底下有几箱教案,是红笔和蓝笔写的,蓝笔是备课,红笔是讲完课后的体会。她每讲完课后都要把自己的体会、学生提出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她的日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着。当时她已经40多岁了却还是单身,很多孩子都愿意认她做母亲,她都没有同意,她认为师生的这种感情是最纯洁的。我离开山西回北京后写了一篇关于她的散文叫《事业就是她的宗教》。”梁衡回忆起自己的一次采访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