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亦诚刘欣
(本文来自原创作者刘欣“卓越运营实战”公号,订阅公号,一起实现卓越运营。)
8天去7座城市,厦门、昌邑、杭州、无锡、芜湖、苏州、北京。
这是我这一个多星期的安排。
你不会以为,我是去旅游吧?
我也想啊,但真不是。密集的出差,已经成为我工作的常态。
我只是走访企业,做咨询和培训而已。
走的地方越来越多,见的企业也就越来越多。
但是,触发我不断思考的管理问题,却没有变得越来越多,而只是越来越深。
因为,企业管理的问题,翻来覆去就是那些,只是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身上,以类似的方式出现。
今天,我就把我碰到次数较多、引发我思考较多的一个问题,和你做些分享。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到底该怎么对待管理?
很多人认为,管理不能放松,能加强当然要加强。
我作为一名管理咨询顾问,从自身业务的角度出发,照理也要这样说,才符合自己的立场,也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业务。
但这些年的企业实战和咨询实践,让我无法昧着良心去大肆鼓吹“管理决定论”,如果真的这样去做,我就只有功利心,而没有善心。
还是直接说我的结论吧,从企业的角度,而不是从咨询公司的角度来说:管理要做轻,干部要做重。
接下来,我展开说说。
01.
管理做轻——释放企业活力很多老板一聊到管理,可以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两三个小时。
除了表达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以外,诸如精细化管理、系统管理、体系化管理、全面管理等概念,也都非常熟悉。
而且,我也确实亲眼看到,许多企业不断在推动各式各样的管理方法,既追求大而全,又追求热而新,我称之为“管理折腾”。
重视管理当然是好事,这不能说不对,但稍有不慎往往会陷入“重管理”的误区。
● 重管理的弊端
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倾向于通过增加管理制度、流程、工具和表格来提高运营效率,初心一定是为了企业更好,至少对于各职能管理部门来说,可以证明在管理上是有用力的。
只不过,管理上的用力,非常容易用力过猛。
毕竟,出台各种制度流程、导入新的工具表格是相对简单的,时间一长、数量一多,就会出现用力过猛的情况:管理不考虑业务的难处,甚至不理业务的死活,正所谓制定交规的不开车。
这时候就不是大力出奇迹,而是大力毁业绩了。
重管理,也即过度管理,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
首先,繁琐的管理制度会让员工感到压抑,束缚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其次,过多的流程和规范会降低工作效率,使得决策过程变得冗长和复杂。
最后,过度依赖管理工具和手段容易导致企业文化的僵化,员工逐渐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 轻管理的优势
与重管理相对,我所主张的轻管理,是要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干预,释放企业的活力和员工的创造力。
轻管理并不是完全放弃管理,而是强调在必要的地方进行简化和优化。
通过减少管理层级和繁文缛节,企业可以加速信息流通,提高决策效率,增强团队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同时,轻管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
比如,谷歌不仅不会一天到晚抓考勤,而且专门出台20%的时间政策,允许员工将部分工作时间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不仅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也催生了众多创新产品,如Gmail和Google News等。
前几天,我和一位原美的高管交流时,也谈到管理轻重的话题。
他吐槽说,现在公司老板非常强调管理,但是强调管理的实际做法,却是大事小情老板都要过问。
我们回想在美的工作时,都是领完目标、做好分授权后,大家在权限范围内,可以自由发挥。老板从来没有一天到晚盯着我们做事,我们还是跑得比谁都勤快。
你说美的不重视管理吗?
当然重视。
但越是重视,越是分得清轻重缓急,越是在不该管的地方放手。
计划经济算得上是重管理,市场经济可以说是轻管理,孰优孰劣已经毋庸置疑。
重视管理,但不是让管理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