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唯一的一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但它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和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并深远的影响,1951年《麦田里的守望者》问世,在当时的社会上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霍尔顿的行为和装扮被读者们去模仿,他们讲起了霍尔顿式语言。
此书经过了30多年的时间考验还依然火爆。间接的证明了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小说之一,有评论家讲它对美国好几代的青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我们今天来解读的是《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个守望者到底是谁?在学术界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霍尔顿是守望者,而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是他的妹妹菲宓。那么到底是谁呢?
从角色和性格方面来看:(1)霍尔顿的角色塑造以及相关情节
主人公霍尔顿,他出生在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文中他是一个16岁的青少年,因为厌学曾经三次被学校开除。而霍尔顿这个角色被作者塑造成了一个不学无术沾染了满身坏毛病的叛逆青少年。所以这大多数人眼里,觉得这是一本坏书,会给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而有一些人则觉得它能够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社会有一定的警惕性。能够让他们通过这本书去寻找到一条自爱的道路。在当时那个被称为“静寂的五十年”的年代。
当时的社会状况。每个人人人自危,当这部小说问世后,就像混沌中的黄吕大钟一样敲醒了大多数的美国人,让道德堕落无处可藏,并逐渐的改变,可以说这篇小说的发表。对当时的美国社会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醍醐灌顶的作用。
而霍尔顿这个角色的孩子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但却也是凤毛麟角。这一矛盾源于她的行为和思想,然而在主人公霍尔顿的心灵中,我们能够看到善良和理解能够看到童真的美好。
就例如:他在宿舍里看到贫困的同学拿了一个破旧的皮箱来装东西的时候,为了照顾到同学的自尊心他把自己好的皮箱放在了床下又或者当他被学校辍学在纽约流浪的时候看到了几个修女在募捐,他为自己捐了很少的钱而惭愧,诸如此类的故事我们可以在他的行为中发现霍尔顿的内心深处有着许多善良且柔软的东西存在。
因为他处在一个黑暗的环境中,他的颓废与叛逆其实并不完全是他的错误在一个道德堕落的黑暗时代他的内心还能藏着那一份柔软和善良,实属不易。
(2)菲宓的角色塑造和行为分析
当我们转过来看到霍尔顿的妹妹菲宓的时候,你会发现菲宓拥有一个完整并统一的世界,是这本书里面最理想化的人物并且是唯一的。菲蜜长得又瘦又漂亮,也非常的聪明。
菲宓与霍尔顿恰恰相反。聪明乖巧懂事,而且学习成绩也非常的好。作者在对菲宓的塑造中,把菲宓打造成了具有小孩子的天性和童真,但又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我们可以说菲宓是集儿童的纯真与成人的理智于一身的角色。
她有着非常强大的记忆力和判断能力,能够背出一部电影的所有的对白,最重要的是他在霍尔顿的心中是唯一能够与自己的心灵发生沟通的人,也是他孤独心灵的唯一慰藉,也正是通过菲宓的一些方法,让想要离家出走的霍尔顿回心转意,菲宓这个角色非常的理想化塑造的非常的不真实。
我猜作者其实可能是想通过菲宓这一角色告诉当时处于黑暗社会中的美国人,他们当时需要一个像菲宓一样的人来阻止美国人的思想和道德的堕落。这正是菲宓这一角色的意义。
在1951年出这部书诞生,而那个时候也正是国家动荡的时候,信奉上帝的美国需要一个像菲宓一样的救世主一样来拯救他们的生活和社会。
在这本书中,菲宓的存在让霍尔顿获得了极大的理解和关爱,或许从两个人的性格和角色对比上来看。我们都会觉得霍尔顿虽然颓废,但却一直坚守在内心那一片净土的霍尔顿,就是麦田守望者里的那个守望者。
作者通过这本书情节里社会的描写其实恰恰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的黑暗,因为1933年刚经历过经济大萧条,恢复不过几年1948年又开始了美国的经济危机,失业的背后每个人心中都在恐惧,而且美国是一个经济危机频发的的国家,所以人人看不到生活的希望,也就间接导致了道德堕落这一情况。
而我们的霍尔顿在这样的世界里,他依旧保持着自己那份童真,依旧坚守着自己的那一片美好。我觉得,或许霍尔顿就是那个守望者吧。
从故事的配角方面来看:(1)配角对情节的发展和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
《麦田的守望者》描述的是主人公出生在美国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有着聪明和能够理解他关爱他的妹妹,看完全书,我发现其中的配角充满了黑暗。
霍尔顿觉得校长哈斯是一个假情假意的人,只会去巴结那些有金钱和势力的学生家长,历史教师斯宾塞的举止非常的粗俗见解也非常的迂腐死板等等一些关于配角的塑造和情节,这样的配角刻画从某一维度间接反应了在五十年初美国一部分人的人性或者说社会之现实。
极其的黑暗人性与道德的堕落被刻画的淋漓精致,可以说这部书对当时能够让阅读的青少年对丑恶的社会提高警惕的正是源自于此,所以这本书的教育意义也就体现出来了
与此同时,他的生活环境也是不容乐观,例如德莱塔这个恶棍和摩罗的下作行为。这些身边的人,让他厌恶在学校的生活。霍尔顿觉得他好像生活在一个虚伪并且恶心的世界。这一切的刻画。反映的是当时现实的美国环境的不堪,而在一些分析中觉得霍尔顿就是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彼此分裂的人格。
(2)配角对男主的衬托反映了主角到底守护着什么
但是我们的主人公霍尔顿,虽然他沾染了一些坏毛病。但是他却会为溜冰的小女孩儿系好鞋带。为两名参观木乃伊陈列展的孩子充当导游。霍尔顿虽然非常讨厌德莱塔,还是会把自己的衣服借给他,虽然他喊来了不良女孙妮,但却他并没有动情。
当陈列出这些情节,我所想表示的是,虽然霍尔顿生活在一个黑暗的社会中,成人的堕落并没有让他失去自我,相反他更加能够守护自己美好的童真,不愿与恶俗的世界同流合污,他所有的坏习惯,在我看来,是对于他自身的一种保护,是一种让自己活在这样的社会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好惹的伪装。
另外可以讲的是,霍尔顿对于菲宓似乎已经超越了兄妹之间的感情。在故事中,他的心里话只能对着他的妹妹讲。也只有他的妹妹能够给他足够的理解和关怀,这已经不仅仅只是兄妹之间的感情了,我们可以看出霍尔顿对他的妹妹产生了一种依赖感。
故事中的菲宓更像一个守护者。他阻止了想要离家出走去的哥哥。因为他深刻的明白哥哥这个想法非常的危险。所以她略施小计。就阻止了霍尔顿出走,所以在作者看来聪明的菲宓就像守护者一样,守护着他那个不懂事且倔强的哥哥。
从小说的表达意义方面来看:(1)小说和诞生时期的社会关系
麦田的守望者这一书诞生于,充满动荡的5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奉行着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主张打压共产主义,国际上加剧了冷战,国内又进一步的镇压。核战争的恐怖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很多人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
也有,不愤于这庸俗虚伪的世道,想要反抗,但却又缺乏光辉的道路,以至于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的人。这样的美国社会在当时,是一个异化的社会。也是一个道德堕落的社会。所以在这本书中用个体的堕落深层次的表现了反堕落和反道德堕落的信息。有着积极的内涵。
而霍尔顿和菲宓他们所守护的维度不一样。霍尔顿。代表着以自身的堕落揭示和反抗异化社会中的道德堕落。虽然,霍尔顿行为上堕落。但他却依然有着底线,他的道德永不沦丧。所以作者使用霍尔顿这一角色。想让当时的美国人清醒起来。
在最后作者觉得霍尔顿和他的妹妹都是守护者。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作者对于他们的定义不一样霍尔顿。在作者的笔中成为了异化社会的代表。而菲宓作为全书中唯一一个最具理想化特色的角色。
作者想用霍尔顿这一角色隐晦的去表达反堕落和反道德堕落的意义而菲宓定义更像一个救世主一样。我们转到霍尔顿作为一个异化社会的代言人。他的妹妹,阻止了他不好的想法。
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要寄托于这个社会,能够出现一个像菲宓一样的人。去阻止当时的美国社会道德堕落,以及阻止当时那个社会人性底线的丧失。
参考资料:
电影版《麦田的守护者》
书籍版《麦田的守护者》
1997年2月的《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