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在哲学涵义里与我们日常语言里的意思完全不一样。如果说时空是两幅大的“有色眼镜”,十二范畴就是十二幅小的“有色眼镜”,并且每一幅“有色眼镜”都是我们天生的,都有特定功能,当所有“眼镜“叠加起来的时候,就显示出我们看到、听到、摸到的现象世界。
十二范畴怎么理解?其实我只需讲解一下第一类,余下的您就可以举一反三了。“单一性和复多性”,简单来说就是单数和复数,这是我们出生就具有的数学意识,就算一个笨蛋也能够分清楚一个鸡蛋和一堆鸡蛋的关系。
假设您已经有了一堆鸡蛋,我又突发奇想再给您了一个鸡蛋,那么一堆鸡蛋加上一个鸡蛋是多少呢?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数具体个数是多少,就应该知道这是属于自己的“一份”,而“一份”这个概念就是全体性。
那么,“一”和“多”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追根溯源还是“时空关系”:因为有时间的前后关系与空间上的距离关系。否则的话,“多”的概念就不会存在,万物都是“一”,这个道理在之前“王庶文讲坛”康德哲学的内容中曾经讲过,欢迎翻阅。
根据康德的十二范畴,我们发现一个秘密,中国人常用二分法来理解世界,比如:阴阳、好坏、是非等等;但康德的十二范畴每一类都是三分法,这是为什么呢?您能不能找到规律?这是今天留给您的思考题,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