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典型人物分析,包法利夫人揭示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23 21:26:26

在《小说的艺术》中,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认为,小说的精神是复杂性,每部小说都在告诉读者“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小说想要告诉我们的是认知的困难性以及真理的不可把握性。《包法利夫人》正是一部这样的小说——事情要比你想象的复杂。

关于这部小说,批判的声音很多,比如有人会说:不就是一个女人出轨的故事吗,有什么好读的?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是写了一个女人的堕落,但福楼拜的本意并非仅仅展示堕落或宣扬堕落,他想要让读者看到,包法利夫人为什么堕落?她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人性的共通点?

小说虽然写于160多年前,但小说所描绘的某些心理现象在今天的社会依然清晰可辨。而且包法利夫人是一个集合了人性普遍特征、普遍弱点的典型人物,很多读者或多或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福楼拜曾经写道:“我写这本书如写得好,会轻轻搔着女性的诸多疮疤。她们看书时,不止一个人会认出自己,莞尔一笑。”

读她的故事,就像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和拷问某一部分的自己,能给很多读者诸多警醒。

1.艾玛·包法利身上有让人共情的地方

艾玛·包法利的经历中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她13岁时被父母送到修道院的寄宿学校上学,在那里接受的是贵族教育。艾玛的父母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为什么要把女儿送去贵族学校呢?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系。当时的法国,封建贵族在政治和经济上大势已去,但他们在精神方面的影响依旧强大,人人都仰慕贵族。艾玛的父母大概也深受这种社会风气影响,希望让女儿学学贵族的气派,甚至将来能攀上贵族夫婿。

但他们这种不合时宜的野心却害惨了艾玛。在修道院里,艾玛受到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教士布道时往往把信教比作结婚,这没能启发她的宗教热情,反而叫她对爱情、婚姻想入非非。修道院有个贵族的老姑娘,她每个月都会给女学生带浪漫爱情小说,读了这些小说,艾玛满脑子都是对浪漫爱情的想象。

所以当她答应了夏尔·包法利的求婚时,她以为她即将获得曾经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她还不知道,夏尔·包法利并不是她理想中的丈夫。

夏尔·包法利从小就平凡无奇,木讷,笨拙。小时候家里供不起他上正规学校,他只能在教堂神甫那里启蒙。15岁左右,母亲才终于把他送进了中学。中学没毕业,父母又让他退学去学医。他对医学没什么兴趣,也毫无天分,凭着一股刻苦用功的劲儿,靠着死记硬背再加重考,他才通过了行医资格的考试,后来在托特镇开了一家私人诊所。但夏尔的医术并不高明,只能治治头疼脑热,遇到疑难杂症就束手无策。他也没什么继续学习的热情,捧起一本医学杂志,看不到5分钟就会打瞌睡。

所以婚后不久,艾玛就大失所望了。小镇沉闷,新居也寒酸得很,艾玛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家务,既没有有趣的人可以聊天,也没有有趣的活动足以带来精神慰藉。而且她看清了丈夫平庸的本性:他谈起话来“像一条人行道一样平淡无奇”;他“既不会游泳,也不会击剑,更不会开手枪”;她对他吟诵情诗,像是对牛弹琴。她心灵的火石在他那里打不出一点火花。

有一天,一个小插曲给她沉闷的生活掀起了波澜:她和夏尔受邀去一位侯爵的城堡做客,这让她雀跃不已——她终于踏进了梦寐以求的上流社会。她的心“一经富贵染色,就不肯褪色”。回到家后,沉闷的生活更加过不下去了,在她眼里,丈夫变得更加俗不可耐、一脸蠢相;小镇里也尽是愚蠢而庸俗的小市民。生活像一张大网,婚姻像一个阴谋,将她套得牢牢的。

看到这里,你恐怕有点同情艾玛的处境了,可能还在某些方面与她有了一点共鸣,比如像她一样觉得周围有很多粗鄙的人,自己追求不俗,却像生活在孤岛上,很难与周围的人有什么共同语言。但先别急着同情她或与她共鸣,因为她身上也有可笑又可悲的地方。

2.艾玛·包法利身上可笑又可悲的地方

对婚姻失望之后,艾玛渴望爱情,也渴望更好的情人。所以她被罗多夫勾引了。相比夏尔,罗多夫既多金又有情趣。按理说,这下艾玛该感到满足,不会再感到生活沉闷无聊了吧?但接着发生的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罗多夫是个风月老手,他骗取艾玛的感情,从最开始就没想过将这段感情维持下去,当他决心勾引艾玛时,就已经在盘算“事成以后,怎样摆脱她”。福楼拜让我们知道,罗多夫一定会在得手之后就对艾玛感到腻味。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罗多夫的感情降温后,曾经视爱情为一切、像鱼儿渴望水一样渴望爱情的艾玛,竟然也开始对这段感情感到腻味了。“以前淹没她的伟大爱情,现在却像水位不断下降的江河,已经可以看见水底的泥沙了。”她甚至感到后悔:为什么她不能爱上夏尔呢?

后来她和莱昂在一起,也重复了同样的模式:热恋,满足,腻味。他们最初的幽会是热烈的、令人沉醉的。但是时间一长,这种热情也慢慢消退了。再过了段日子,艾玛发现与莱昂的幽会也和婚姻一样平淡无味了——“他们终于到了这个地步,谈起话来,十之八九和爱情毫不相干。”这是艾玛第二次对情人感到腻味,算上她的婚姻,这是她第三次对爱情感到腻味。总是幻想爱情,但在得到爱情之后,激情却迅速褪却,再次感到厌烦。这是艾玛身上可笑的地方。

那艾玛·包法利为什么总是对生活不满,总是不幸福?她所期盼的爱情、她追求的幸福,到底在哪里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深入剖析一下艾玛爱幻想的本性。上文提到,艾玛年少时被送到了修道院接受贵族教育,在那里,她受到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开始想入非非,向往浪漫的、惊心动魄的爱情。这些幻想不仅滋长了她对爱情的向往,也滋长了她对优渥生活的向往。

她想象中的恋人不是骑士就是子爵,她想象中的生活在巴黎、在贵族城堡里、在公爵夫人的社交界。没有物质作支撑,她的幻想也就失去了梦幻的色彩。所以她幻想中的恋人,不仅要浪漫多情、多才多艺、情趣高雅,而且要身份尊贵、家境殷实,当然,他对她的感情也要热烈而丰沛。

但这样完美的恋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现实面前,她所有的幻想都相形失色,她也免不了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不管是对丈夫还是情人,她的爱总是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她就感到腻味。因为她爱上的是幻想中的、完美的情人,而当发现现实中的爱人与想象不符时,她自然就感到失望,继而腻味。

所以艾玛·包法利爱上的,从来都不是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个关于爱情的幻象。但同时,她也可以爱上任何人,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他看起来能够满足她对爱情的想象,她就会爱上他。但紧接着,当期待落空、幻象破灭时,她免不了一再失望。

那么,艾玛对自己的可笑、所爱非人一无所知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她一直在清醒地欺骗自己。福楼拜在漫不经心间为我们透露了艾玛的内心所想:有一次,艾玛与莱昂约会。但不巧的是,同一天奥默先生也来到鲁昂找莱昂吃饭,还要拉着莱昂去见新朋友,无意中破坏了他们的幽会。艾玛为此气得不轻,她恨莱昂软弱温顺,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害得他们的约会泡了汤。对莱昂的埋怨,让她想到了他的种种不好,继而对他更不满了。但等她消气之后,她突然怪自己不该埋怨他,因为“诋毁自己心爱的人,总会或多或少地疏远感情”。

紧接着,福楼拜有一句极妙的描写,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艾玛的真实想法。福楼拜是这样写的:“千万不要碰泥菩萨的金身,只要一碰,金粉就会沾在手上。”这句话所表达的是艾玛的心声。也就是说,她早就知道,自己的爱情就像涂抹了金粉的泥菩萨,金粉一碰就掉,菩萨遇水就会坍塌,丝毫也不坚固。所以我说,艾玛并不是毫不知情地沉湎于虚幻的爱情,起码和莱昂在一起后,她已经醒悟:她的每一段爱情都不可靠。

可是如果是这样,她为什么还要继续任由自己沉湎其中呢?唯一的解释是,除了那镜花水月般的爱情,她没有其它途径去慰藉自己、去体验幸福。在她所受到的教育里,成为贵妇人、经历轰轰烈烈的爱情,是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

3.自我感动的艾玛·包法利

艾玛爱幻想的特质远不止我们表面看到的这些,还有更深一层的表现,那就是她的行动、感知世界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建立在她对她的自我形象的不切实际的想象之上。她想象自己是贵小姐、贵妇人,心思细腻、温柔多情,还有着不俗的品味和见解。现实生活中,她的行动、感知世界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建立在她对自我形象的这种不切实际的想象之上。

为了维持这种自我想象,她做出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举动。比如,还在修道院上学时,母亲死了,她十分伤心。她用死者的头发织成一幅悼念的图画,并且写了一封充满忧思的信给父亲,要求自己死后与母亲葬在一起。这样还不够,她还到充满哀思的浪漫诗歌里寻找共鸣,让自己长久地沉湎于失去母亲的悲伤。按理说,如果一个人真挚地缅怀逝去的亲人,那种感情是令人动容的。可是福楼拜却紧接着加了这么一句:“艾玛暗中得意,觉得自己居然一下就感到了人生的灰暗,而平凡的心灵却一辈子也难得进入这种理想的境界。”有了这句话,艾玛多愁善感、孝顺的形象上便瞬间多了一道裂痕。因为它暗示,艾玛的悲伤并非完全出自真心和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更像是按照某种规范在感受,而这规范也许来自她曾经读过的浪漫小说,也许来自她自己对高尚情感的想象。总而言之,她似乎是先想象自己在母亲去世后应该如何感受、应该怎样悲伤,然后才按照这种想象去感受、去表演。于是我们看到的她的举止——用母亲的头发编织图画,还要求葬在母亲身边,多么符合一个浪漫小说中善良多情的女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她也为自己感知到了那种高尚的情感、进入了理想的境界而自我感动、暗自得意呢!

小说中有许多地方表现了艾玛对自己的形象有着不切实际的想象,再举一例:被罗多夫抛弃后,艾玛卧床不起。这段时间里,教堂神甫常常来看她,使她感到安慰,也让她对宗教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热情和信仰。于是,她向救世主说出美妙的言词,她向穷人行善到了过分的地步,她不再随便发脾气,告诫自己宽大为怀……按理说,发自真心的信仰令人动容,但福楼拜却要叫我们看清艾玛的可笑,在对艾玛求道心切进行一番描写之后,他又这么写道:“她为自己的诚心感到骄傲,就把自己和那些她羡慕过的、光荣的贵妇人相比,她们庄严地拖着绣花长袍,遁入空门,把伤心的泪水洒在基督脚下。”可以看出,艾玛又为自己这么快就进入了信仰的理想境界而自我感动了!

从这个角度看,艾玛的爱情、她偶尔流露出的对身边人的善良,都是出于一种自我感动的需要。而真实的丈夫、真实的情人,她也许从未真正认识他们,更谈不上爱他们。就连对母亲、对女儿的感情,也掺杂了太多的自我感动。所以,爱幻想的艾玛是自私而可恨的,也是可悲的。

4.每个人身上都有艾玛·包法利的影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艾玛·包法利的影子——像她一样幻想过一个与现实完全两样的生活,像她一样幻想改变这种似乎是强加给人的生活,迷恋于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命运。这种心态被评论家称为“包法利主义”。

如果我在四五年前重读了这部小说,可能会比现在有更多的共鸣。因为那个阶段,我正苦恼当下的生活不是我喜欢的样子,也曾幻想如果当初做了另一种选择,今天的一切都会不同。那个时候,我不喜欢我的工作,但我没做太多努力去换工作、寻找新的方向,倒是花了很多时间后悔过去的选择。我后悔当初找工作的时候太草率,也没有好好准备,以至于现在处境尴尬。光是这样似乎还不能让我“满足”,我不断将后悔的对象的范围扩大——后悔找工作时没有选择一个“好城市”,后悔大学时没有努力换一个更“热门”的专业……那段时间,后悔几乎吞噬了我所有的满足感。因为无论当下的生活多么幸福,一旦去设想“如果当初选择另一条路,现在会不会更幸福”,我对当下生活的满足感顷刻间就会大打折扣。

艾玛·包法利对生活不满,向往另一种生活和理想的爱情,并且将自己的爱情理想付诸现实。然而,她却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持久的快乐和幸福。上文提到过,这是因为她爱上的是幻想中的、完美的情人,而当发现现实中的爱人与想象不符时,她自然就感到失望,继而腻味。但其实,她的一再失望还有另一个更具有普适性的解释:现实一定会与想象有误差,这是人类的认知缺陷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所做的关于未来的情感预测,往往是不准确的。这是因为想象力有个缺陷:大脑是一个天生的造假者,当我们想象未来时,它会悄无声息地编造一些美好的细节,同时遗漏一些关键的信息。比如有心理学家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如果自己住在加利福尼亚,那么一定会感到很幸福。但对加利福尼亚本地人的调查数据表明,加州人并不比其它地方的人更幸福。那为什么人们会相信住在加州更幸福呢?这就是因为在想象加州时,人的大脑编织了很多美好的画面,比如阳光灿烂的沙滩、高大的红杉树,但同时也忽视了其它因素,比如交通、住房支出、购物的便利程度、运动队的情况,等等。这些被人们忽视的因素,会对人们实际的生活体验造成更大的影响。

想象力的缺陷会造成我们对未来的不合理预期,而另外一种心理机制则会削弱我们实现理想后的满足感。这种心理机制就是适应。生理上,我们对环境有着奇异的适应能力;心理上,我们会很快适应成功或灾难导致的心理变化。心理学家称之为“适应法则”。比如,突然中了彩票,我们会陷入狂喜,突然出了车祸,我们也会很痛苦;但在一段时间后,我们会适应新的状态,幸福感也会恢复到之前的水平。适应法则会让任何成功、任何令人心动的物品在时间的作用下失去光彩,但它也同样能够帮助我们在灾难以后重建内心的平衡。

理解了“适应”,相信你能够明白,为什么你曾经特别喜欢的新香水、新衣服、新电子产品,如今都显得黯淡无光,甚至有些已经在角落里落灰了。张爱玲曾在一篇小说中表达过类似的道理,大意是这样:也许每个男人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一个是红玫瑰,一个是白玫瑰;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理解了想象力的缺陷和适应法则的双重影响,恐怕你也就想通了,为什么曾经梦寐以求的一切,不管是一份光鲜的工作,还是心仪已久的城市,或者一件昂贵的礼物,当你拥有它之后,却好像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持久的喜悦。

如果你也曾像我一样,为一些选择感到后悔,那么看了上面的这段后,你是否会想:既然是这样,那么即便另外一种选择变成了现实,我恐怕也不会感到满足吧?所以,我大概应该安于当下的生活?但我的本意并不是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一点都不否认另外一种选择也许就是更好的选择,比如,也许你需要换一份更合适的工作,结束一段不合适的情感关系,换一座城市发展……

但我的建议是:与其后悔,哀叹过去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不如想一想怎么样改变现状;而在寻求改变时,我们最好对未来做出更合理的预期——换一家公司也许能让你摆脱办公室政治,也许不能;另一份工作也许能让你的履历变得更好看,但同时它也可能让你面临价值观上的冲突;你心仪已久的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也许不错,但真正在那里生活也会有各种问题,而且那里的发展空间也许不如现在的城市……总之,更合理地想象未来和看待当下吧。

最后

《包法利夫人》面世至今已经一百六十多年了,经历时间洗礼之后,包法利夫人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形象。由于福楼拜不加评判的艺术手法,加上不同读者的自身期待以及阅读背景不同,因此,不同读者眼中有了不同的“包法利夫人”。有人同情她,有人嘲讽她,有人觉得她就是自己,有人对她的态度很复杂。我想这就是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所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