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包法利夫人艾玛追逐的爱情是什么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23 21:35:59

影片《包法利夫人》这是一部由克劳德·夏布洛尔执导的剧情片,看过这部原著小说的朋友相信对此并不陌生,影片于1991年4月在法国上映,并于1992年获得了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饰设计提名,影片目前豆瓣评分7.5分。

电影还原了福楼拜小说中的场景,其中向我们讲述了女主人公艾玛令人唏嘘的一生,在他的认知里面爱情成了最重要的一环,正是如此她选择了把爱情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最终因负债过多无法偿还导致服毒自*身亡。

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包法利夫人艾玛追逐的爱情是什么(1)

《包法利夫人》这部影片塑造的艾玛这个人物形象特别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她把爱情作为了自己的毕生追求,这样看上去似乎特别坦率和果敢,实则是让自己逐渐丧失选择的权利。另一方面她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从而选择了用物质来修饰自己,最终的结果就是将自己推向罪恶的深渊。

仔细观察这个人物形象我们就能发现,女主人公艾玛这个人物形象也是时代符号的象征。满怀着期待和憧憬和自己的心上人远走高飞,当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最后却得知自己仅仅是对方的备选之一,期待和梦想落空的同时个人信念也随之崩塌,同时也就丧失了对自我的认知。

与所有陷入甜蜜爱情幻想中的女生一样,遇到那个心目中百分百完美的恋人时,也就不会权衡利弊在乎得失,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为爱奋不顾身。然而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明明对方当初承诺过自己,为什么在一起之后却不是想象中那样呢?为什么付出总得不到回报呢?

结合影片的时代背景我们就可以得知,女主人公艾玛结局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之所以说这是偶然是因为两人当初相爱是真,为爱奋不顾身也就是在断绝自己的后路。与此同时,说这是必然的那是因为这不仅是艾玛一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悲剧的缩影,尽管心中有梦却脱离不了现实。

今天我会从三个方面解读女主人公爱玛的人物形象,通过对她个人形象的全方位剖析,进而了解艾玛这个人物的悲剧。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也会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的感想和启发。

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包法利夫人艾玛追逐的爱情是什么(2)

01、女主艾玛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使得她在感情中太过理想化,这是导致悲剧的潜在因素

《包法利夫人》这部影片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主人公艾玛悲剧的根源,只是通过刻画艾玛这个人物形象从清纯到堕落的转变过程,从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人物身上所具备的特征。

作为女性形象代表,艾玛的身上具有多重身份,一方面她是一位母亲,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名妻子和情人,艾玛的个人形象是怎样的呢?

透过影片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女主艾玛出生的家庭并不富贵,外表靓丽的她被父亲送到修道院里接受过教育,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学会了刺绣,同时看了很多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小说。当清纯少女受到浪漫主义小说的影响,对爱情的向往和美好追求的追求也会变得理想化。

另外,女主艾玛对浪漫爱情的追求,使得她无法深刻认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包法利治好了她父亲的病之后,艾玛认为这就是她理想中的真命天子,于是毫不犹豫的果断嫁给了包法利。或许很多人觉得女主艾玛比较傻,其实她仅仅只是富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女性代表之一。

其实,真正让人崩溃的并不是感情当中的挫折,而是满怀期待和憧憬的奔向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最终却发现理想和现实有很大的差距。面对这种差距,有人选择了勇敢面对也有人选择了逃避,影片中的女主艾玛就是其中逃避的一个代表。

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包法利夫人艾玛追逐的爱情是什么(3)

与此同时,婚后女主艾玛的身份从妻子转变为母亲,在这一阶段她开始明白,婚后的生活并不是她自己当初期望的那样。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她开始变得有些怀疑自己的选择,正是这种怀疑使得她对感情开始失去信心,对女儿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耐心甚至是有些冷漠。

知名学者于丹曾说:“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不难发现,影片中女主艾玛这个人物形象显得太过理想化,不过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物也是存在的,尤其是那些天真爱幻想的女性,他们习惯性的将理想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正如影片中的女主艾玛一样,当初奋不顾身的奔向爱情最后发现并非自己想象中那样,这时候内心的天平也会开始倾斜,加之内心不够强大也就只有逃避现实。

在我看来,女主艾玛身上有种不安现状以及耐不住寂寞的特质,一方面她不甘心理想就这样破碎,加上浪漫主义情怀作祟内心那颗蠢蠢欲动的种子时刻在提醒着她这不是理想中的生活。碍于顾及个人的形象她还是坚持做了包被利夫人,但却丝毫没有尽到妻子应该尽的责任。

包法利夫人中艾玛形象,包法利夫人艾玛追逐的爱情是什么(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