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偏旁部首是什么,老字的偏旁是老字头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6-27 08:46:17

孝,大概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被中国人视为最高的品德标准,百事孝为先的说法由此而来。

孝,总共六笔,简单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孝文化至少可追溯到殷商时期,甲骨文中的“孝”字就是最直接的证据。孝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扬光大,被一代一代人解读成具体的行为准则,延续至今。

孝,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是直面思考过与否,它都已根植于你的内心里;无论你是否意识到,它都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融于生活中,影响着你的生活。

我身边就有很多人被这个“孝”字困扰的非常苦恼——与父母分居两地不能膝下尽孝,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不知道如何尽孝,子欲孝而亲不待后悔不已…… 等等。

今天,笔者想从“孝”字这简单的六笔,漫谈中国孝文化,希望给读者讲清楚这种抽象的文化形态,让读者明白何为孝,如何孝

老字偏旁部首是什么,老字的偏旁是老字头吗(1)

何为孝?

孝,从老从子,有两个元素构成。

其一是老,人老了,丧失了劳动谋生的能力,不能自食其力了。多大年龄算老人呢?《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七十曰老”,《礼·曲礼》也说“七十曰老而传”。都将70岁作为老人的标准。

读到这里,有些读者肯定会不以为然,70岁现在都算是老人了,何况在古代,能有几人活到70岁的高寿呢?

请先不要着急,听我解释完孝字的第二层元素,你们自然会明白。

其二是子,必须膝下有子,有孩子对老人进行赡养,才构成一个完整的“孝”。所以孝是一个两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父母养育孩子,孩子赡养父母,共同组成生命的轮回和延续。

《孟子·离娄上》有句我们熟知的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便是这层意思,没有后代,家族不能延续下去,就谈不上孝了。

当然,这种观念肯定会被现代社会一些人批判,比喻丁克一族肯定是不接受的。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中的孝文化就是这样的,丁克,不是中国文化,丁克一族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所以他们不接受不理解孝文化,也属正常。

现在来解释古人为什么将老人的年龄定为70岁。因为从生理上讲,男人在60多岁是有生育能力的,很多老来得子的人都是60多岁生育的,所以古人比较宽容,对于膝下无子的人,只要在丧失生育能力之前养育出孩子,都要给他们足够的机会来完成“孝”的轮回,故而将老的标准划定在70岁。

其实大家不比纠结这个70岁,这只是古人从“孝”的资格上划分的一个标准而已。孔子都说“人之七十古来稀”,实际上一般来说古代人50岁以上就算是老人了。

何为孝这个问题,原始的意思我们理解了——有老人有孩子共同组成的一种血缘延续的关系。

上文我们讲了何为孝,下面我再讲讲如何尽孝。

老字偏旁部首是什么,老字的偏旁是老字头吗(2)

如何孝?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再看下“老”字,因为“老”和“孝”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老,从人从毛从匕。我们看下“老”字的古体字就很清楚的看出这种偏旁结构。

老字偏旁部首是什么,老字的偏旁是老字头吗(3)

单纯从“老 ”字解读,这个字非常有意思。

何为老?从人角度解读,“耂”可解读成入土半截了,也就是一些老人通俗说的到了埋了半截的年龄了。从“毛”的角度讲,可解读成没有头发,胡须飘飘的意思。“毛”的三撇,从上到下分别代表着人的头发、眉毛和胡须,“老”字,最上面的撇没有了,最下面的撇却长而飘。《说文解字》解释为“言须发变白也。老也”,便是从这个角度解读的。

从匕,匕现在一般都理解成匕首。在古代匕字可不是凶器匕首,而是指羹勺这种取食的器具,从甲骨文的“老”字,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类似汤勺的形状。从象形文字上解读,“老”字下面的“匕”字旁,可以解读成需要别人喂食的人,或者解读成丧失劳动力只会吃饭的人。

所以“老”字,我们可以解释成那些丧失劳动能力,头发稀疏,须发花白,需要别人喂食的那些人。

需要谁喂食?当然是后代了。

所以我们必须感叹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将“老”字的“匕”,换成“子”,就成了“孝”字了。

我们再来回归下这个演变的过程,“老”演变成“孝”,丧失劳动能力,不能自食其力只能吃闲饭曰“老”,这时候老人的儿女提供饭食,喂养老人,则为“孝”。是不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不仅仅是两个简单通过笔画组成的文字,而是一个形象的过程?这就是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的精彩之处。

所以,本人一直非常肯定,汉字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没好之一,不接受反驳。

从“老”字到“孝”字的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孝”的最原本的意思就是为父母提供饭食,照顾老人的生活。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孝”为“子承老也”。承,就是继承奉养的意思。

一个孝字,简单的六划,却蕴藏的三重含义:

人老了,膝下有子,子承奉老人。

以上是单纯从文字的角度解读“孝”的最原始意思,下面我们来看下漫长的历史中,古人对孝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具体行为的。

老字偏旁部首是什么,老字的偏旁是老字头吗(4)

孝的演变

中国有一部孝的经典,那就是《孝经》。

《孝经》的作者已经不可考了。还有的说是孔子所做,有的说是孔子的徒弟,还有人说是后人借孔子之名所做。但至少可以说明一点,《孝经》源自孔子,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讲的很清楚: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翻译成白话文是: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参在旁侍坐。孔子说:“古代的圣王有至高之德、切要之道,用以顺天下人心,使人民和睦相处,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你知道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吗?”曾子离席而起,恭敬地回答说:“学生曾参愚昧,怎么会知道呢?”孔子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教化都从这里生发开来。你坐下,我现在就跟你讲!人的身体以至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敢稍有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以德立身,实行大道,使美好的名声传扬于后世,以光耀父母,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标。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于侍奉双亲,进而在侍奉君主的过程中得到发扬光大,最终的目的就是成就自己的德业。《诗经·大雅》说:‘常常怀念祖先的恩泽,念念不忘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德行’。”

《开宗明义》的这100多个字,成为中国孝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后人对孝的解读和延伸,基本源自这100多字,《孝经》后面十七章的内容,也是对这个道德标准按照身份和阶段的解读,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说就是根据总目标量化出来的可落地的具体措施。

在《孝经》之前,商周(西周)时期,孝的形式大抵是简单的,接近孝的原本意思——父母养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或者更高一层,要求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

《孝经》之后,有了这个量化出来的标准,特别是从汉武帝开始,将孝作为一种政治资本和统治形式,孝的表现形式就几乎苛刻了起来。

苛刻到什么程度呢?举两个例子:

其一:

《孝经·开宗明义》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就成为为什么古人把头发看成自己的生命的缘由。

古人是很少剪发的,也不敢剪指甲,即使要剪,也必须将剪下来的头发和指甲收集起来,找一个精美的盒子收集,供养起来;

有个故事讲曹操行军严明,不准士兵践踏百姓的庄稼,否则会军法处置。不料自己的战马因为受到惊吓践踏了田里的禾苗。这时候曹操骑虎难下,说完的话也无法收回,便挥刀自刎,在将士的劝阻下,才割了自己一缕青丝以示惩戒。

可见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古人是把发肤看的多么重要。生命不是你自己的,那是父母的,头发当然也不是你自己的了。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里,很难找到个人主义,因为没有个人主义的土壤。

其二:

《孝经》第十八章《丧亲》讲: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慼,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又是短短的100多字,我们看看这100多字被后人发掘出多少孝的元素,很多延续至今:

1.哭丧,哭的越悲伤越好,哭的声音越大越好,标准是“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要哭的声嘶力竭,死去活来,上气不接下气,哭到衣冠不整,哭到嗓子哑到不能说话;

2.素服素食,标准要做到“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

3.三日下葬,人去世后一般要停尸三日供亲人告别,就是源于此,因为孔子说父母去世了,只允许儿女悲伤三天,三天后必须吃饭停止悲伤,不然就伤害健康了。

4.守丧三年,父母亲去世后,古人是要在坟墓旁守孝三年。这一点很苛刻,不巧的话要守丧6年。

5.下葬的仪式,要“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要为去世的父母准备好棺材、外棺、穿戴的衣饰和铺盖的被子等,妥善地安置进棺内,陈列摆设上、簋类祭奠器具。

6.送丧,出殡的时候,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地哀痛出送。

7.风水选墓穴,占卜墓穴吉地以安葬。

8.牌位,兴建起祭祀用的庙宇,使亡灵有所归依并享受生者的祭祀。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没能力兴建庙宇,但供奉先人的牌位是必须做的。

《孝经》总共十八章,由于篇幅的关系,我选取了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用来说明中国孝文化在《孝经》之后,是如何被后人演变成标准的仪式的。

老字偏旁部首是什么,老字的偏旁是老字头吗(5)

现在孝的形式

我们看古人的孝,充满了仪式感,然后总觉得现在人不那么重视孝了。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使孝回归到最初的形态,回归到养育和赡养的本质。

我想这是一种积极的演变,这种演变不是不孝,而是社会变迁的结果。在这个原始的孝的要求下,只要做到在父母失去自食其力的劳动能力后,供养好父母的生活起居,就算是孝顺了。

当然,这个要求也不低,因为父母能独立生活的时候,子女要在外打拼,赚钱养家,忙事业,父母失去独立生活能力的时候,子女要做到舍弃一些东西,回到父母身边,或者接父母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不然如何尽孝呢?反正,我不接受花钱请保姆或者送养老机构的形式,我觉得这不是尽孝,而是在推卸孝的责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对父母的孝,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面对到做对,是一段很长的距离,我们至少应该做到孝的最原始的要求,赡养好父母,照顾好父母的生活。将孝文化传承下去。至于孝的仪式感,不要也罢。

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很多人不得不远游奔前程,不要忘记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消除父母的牵挂。

《孝经·庶人》讲: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我们普通人做到辛勤劳动,勤俭节约,供养父母衣食,足矣。

你看,《孝经》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对我们普通人提的标准也不高嘛。

孔子还说: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对于很多与父母意见不和而闹矛盾的人,一定要很好的背诵理解,意思是:当父母不对的时候,要委婉的好言相劝,当父母还是不理解的时候,也不要怨恨父母,而是依然要对父母恭恭敬敬。

不与父母吵架,不让父母生气,这一点我们应该要做到。

如果孝的要求再高一点,那就是光耀父母,让父母为自己感到骄傲。这一点,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不需多言了。

总结

本人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孝”字解读孝文化的本质和原始意思,孝包含了父母对子女的养育,然后子女反哺赡养父母;

第二部分,讲了中国孝文化的演化,从商周时期原始的孝,到西汉开始充满政治意味和仪式感的孝;

第三部分,是本人对现代人如果对待孝的一些个人想法,孝顺父母其实不难做到,只不过孝心需要经得起时间的打磨。

这就是从一个“孝”字,读出的中国孝文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