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意义不在于讲一套课程如何精致,而在于发现学生的特性,了解学生的需求,作为摆渡人让每个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幸福地度过自己的学生生涯。如何洞察学生的心理?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找到认识世界的钥匙?在开学前,这份书单或许能为教师高效充电,同时也适用于家长阅读,从不同面去了解孩子。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儿童的人格教育》
《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是世界教育名著译丛中的一本,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阿德勒是治疗“问题儿童”的专家,堪称“现代精神治疗之父”,他注重人格的整体性,注重优越感的目标追求,注重价值观在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他总结了儿童教育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发展积极的困难观、发展积极的他人观、发展积极的异性观。
本书阿德勒给出了“问题儿童”心理治疗的程序和步骤:关系建立、收集信息、澄清、鼓励、解释—认可、认知、情感突破、从不同方面进行改变、强化、社会情感、目标重建、鼓励他热爱奋斗,喜欢不熟悉的东西。就像书中提到的,关于追求优越及其对教育的意义,如何防止儿童成长中的自卑情结,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等这些问题,是每个老师和家长都应该了解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 编译)
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阅读是其成长最有效的方法,这有时比组织几次培训都直接。苏霍姆林斯基作为苏联接触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高度凝练自己二十多年成功进行中小学教育的实践经验,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原理,结合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教育经典书。作者以“建议”的形式,诚恳地与读者谈心,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即给读者以形象的感染,又给读者以思想的冲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首先是人学。就像书中所说,“小心轻放孩子的心”。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他认为教师不应该一味指责,而是要从保护孩子心灵的角度出发,想办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吴国平著《课程中的儿童哲学》
“来,让我们为儿童而活!”正是本书立论的命意所在。本书以儿童哲学的视角,先深入解读儿童哲学的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及其课堂教学模式,然后从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群三个维度,各撷取20个小故事,示范了课程设计及教材解读,然后根据课程统整与渗透课程的理念。儿童哲学的要义就在于通过训练儿童的思维,改善他们的理性、道德和精神力量,帮助他们找到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内在的价值。本书源自实践研究,案例翔实生动,挖掘了课程中蕴含的儿童哲学智慧,并就儿童需求角度,对现有课程进行批判分析,为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