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不要以爱之名绑架孩子
前段时间,网络上被北美硕士王猛(化名)1.5万字控诉父母的长信刷了屏。
王猛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成绩数一数二,四川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的生物系录取,后来又考上了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王猛和父母的彻底决裂,12年前王猛不再回家,6年前他彻底拉黑父母不再联系。他将自己与家人的决裂归结为“过度关爱”。
王猛自小的一切都由父母置办,小到穿衣吃饭,大到求学择校,所有的事情都不能自己做主。上了初中和高中以后,父母还每天准点接送,就连到了外地,父母也委托亲戚对其照顾,这种关爱愈演愈烈,终于慢慢变成了控制。
直到毕业以后,他用这种最决绝的方式来告别过去,为自己赢得了新生。
当他把这封万字长信发到网上时,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很多人对其进行了批判,认为他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不知道父母养育他有多么辛苦,甚至有人骂他白眼狼。
在众多的批判声中,有一位网友的留言收到了一千多条回复:
百分之90的人没资格评论他,没体会过,不知道会给自身带来什么样的痛苦。
家长给了孩子太多的关爱和控制,表面上看来生活似乎光鲜亮丽,其实内部早已产生了细微的裂纹,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广,等他有力量的时候,裂纹便会逐渐扩大,形成无法弥补的裂痕。
04、给孩子最大的爱是放手
杨澜曾说过:
我很爱我的孩子,但我们不能照顾他一辈子,不能帮他去听、帮他去看、更不能帮他在二十年后去竞争。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让拥有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去创造机会和财富。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的真正含义吧。
无论家长如何不遗余力地想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完美的生活,可孩子终究还是要学会自己面对一切,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真空状态下,我们终究还是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切不完美。
作为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自身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摆正自己的心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才能真正从根本意义上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放手”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家长管教孩子的心是值得理解的,其真正目的是希望能给予孩子更多的指导,让孩子少走弯路。可是引导不是控制,关爱不是溺爱。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终究不是完整的人生,也无法让孩子体会到击败挫折后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
著名作家小霍丁•卡特曾经说过:
“我们希望有两份永久的遗产能够留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是根,另一个是翅膀。”
这里指的“根”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而“翅膀”,并不是指物质条件,是指在利用物质条件创造出的机会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成长、去经历,去感受什么才是真正人生的意义。
我是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或者微信公众帐号:陪宝宝写日记,共同探讨育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