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准大学生和家长来说,高校放开“转专业限制”,让孩子进校后有二次选择的机会,无疑是好事,但这不代表就绝对畅通自由。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方面,学生是可以“随便选”了,但并不意味着专业和学院“随便收”。
以往,包括目前在大部分高校,学生想转专业都有一定“门槛”,如设置转专业笔试与面试考核,要求学生“排名优先”、限制转入转出人数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转专业的人数。
随着部分高校放宽了转专业条件,学生都可以转专业了(部分特殊要求的专业除外),但随之也带来一个问题:转入学院接受转专业的学生数量必然是有限的,尤其是部分热门专业,总不能全校都来挤这个学院吧。所以,想要转入的专业,肯定不能“随便收”。
对此,高校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还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学校医学院2024年本科生转专业实施细则提及,按照各专业最终转入人数不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15%的要求,2024年医学院约9个专业招收计划不超过100人。
图源新华社,图文无关并且,学生“随便选”也不完全等于所有专业都能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要求八年一贯制专业仅接受原本就是八年一贯制专业学生的转入申请(“5 3”学制视同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专业仅接受第一志愿。
另一方面,大一至大三都能转专业,但频繁转专业,到底对学生好不好?
武汉大学也是今年放宽转专业条件的高校之一,该校本科生院副院长、招生工作处处长吴奕就谈到了这个问题,并给了学生们自己的看法。
“理论上学生从大一到大三每个学期都可以转一次专业,但我们不希望学生这样做,站在学生角度来讲,这(反复转专业)其实并不好”。
都说“隔行如隔山”,转专业也一样,尤其是如果所转专业跨度大,一定要提前算一笔“时间账”。
比如有学生想从非医学专业转到医学相关专业。我们就以某中医药大学为例。该校2023年年底发布的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提到,如果是从非医学专业转到医学专业,且原专业的主干课程和转入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一致,就需要从一年级开始修读,也就是说会多读一年。
某中医药大学转专业要求
为什么会有这个要求?相关负责人表示,毕竟有些专业是有基础前置课程的,如果新转入的学生没有学到前面的基础前置课程,后面是跟不上的。
这就意味着,如果学生频繁地转专业或者甚至到了大三还在转专业,那这名同学的本科生涯或多花数年的时间。
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吴奕谈到,学校和学院一般会采取保护性限制,“这个限制不是说卡着不让转专业,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保护学生,因为有些学生转专业是相对比较盲目的,并不十分清楚转入专业是需要一些基础条件的。”
无论是政策调整还是高校的实际推进,自由转专业是大势所趋,但也有人担心“公平”二字。
一个月前,在中国新闻周刊创建的“如何看待高校放宽转专业限制”的一项投票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潜能”“要信息公开,保证转专业的公平和公正”成为最高的两项关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