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古诗五首赏读:问客平安不,每日报平安
平安在中国是一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词组。
最早记录“平安”两字的文献是先秦战国哲学家韩非子“人无智愚,莫不有趋舍;恬淡平安,莫不知祸福之所由来。”说,人无论聪明还是愚蠢,一生之中,都会有取舍,而处于恬淡宁静平和安详状态的人,很清楚福祸的真实由来和规律。那么这里的平安,是指的平静安宁的生活和心态。
根据文献文字滞后于现实语言的客观规律,可以知道平安两字,肯定起源更为久远和古老。在中国古代,单字为主要叙事达意,双字词组重在强调一种氛围感,可以知道,平安多半是描述一种恢宏的稳定舒缓状态。
在汉朝,平安就有旅途平顺,健康之意。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 陇西行 汉 · 两汉乐府节录
这是描写当家主妇迎接和招待原来的客人。
美好的妇人出门迎客,脸上露出愉快的表情。
两次在客人面前行着跪拜的大礼,并且问候客人,这一路是否平安,身体可还健康。
可见在汉朝,平安就用作正式的迎接语言和祝福。
平安从大的来讲,就是国家的平靖和安宁。
从小的地方来讲,就是个人的安定和健康。
在唐朝,军事上沿袭旧制,每三十里置一堠,每日初夜举烽火报无事,谓之“平安火”。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唐 · 姚合《穷边词二首 其二 》
守卫边塞重镇的军人,时刻箭在弦上,震慑着边塞外的游牧部落,使得他们不敢贸然犯边。
所以才有了唐朝千万里边塞的平安无事。而一座座烽火台,在黄昏点起火堆,这是报告平安的火光,次第传向京城。
而长安入夜,长安的城楼上,也有专门的人在黄昏入夜准时点亮火炬,看见火光的长安人,知道又一个平安的夜晚如约而至。
唐朝人对于夜晚的平安火,印象深刻,因为这是和城角,鼓声几乎同时的守护长安夜色的背景。
尤其是长安两次动荡,一次是安史之乱,一次是黄巢起义,每天准时的平安火不再燃烧,整个城市却陷入了更混乱的战火当中。
所以,平安火对于生活在长安的唐朝人来讲,是家国同在的安宁感。失去后尤觉可贵。
“夕烽来不近,每日报平安。
塞上传光小,云边落点残。”唐 · 杜甫《夕烽(759年) 》
杜甫因为安史之乱,遭遇了人生重大的困境,他先是主动报国,冒死投奔唐肃宗,后来却因为受权臣排挤,贬谪到华州,最后不得已,为了躲避战火,带着妻子和孩子逃难到甘肃。在这里,战争的间歇,仍旧会点起烽火,报告着城池的暂时安稳。
而杜甫有心,在黄昏的城头,看着烽火由远及近的点燃。
这是乱世之中,短暂的太平之夜。
有了烽火的守护,那种平安之感,深切打动着杜甫。
他仿佛看到那代表平安的烽火,是从遥远的塞上云端里,传递过来,虽然站在高台上俯瞰,火光是那样的微弱,仿佛云中的星光时隐时现,但是那给人的却是如同苍龙的存在感。
那是他不灭的渴望家国太平的心。
所以,只有中国人,能够懂得平安所代表的深邃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