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崇尚儒家思想,而儒家思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深受这种影响的他十分关心民生,每次看到老百姓过着艰难的生活,他就像受酷刑一样难以自持,从他写的《卖炭翁》不难看出。
此外,儒家还提倡“积极入世,消极出世”。因此白居易在当官期间,始终没有忘记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老百姓摆脱贫穷,但很遗憾的是,官场浮沉,风气多腐败,很多事情等他经历之后才知道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就能解决的。
他苦闷,彷徨,迷惘,不知所措,想做出改变,但时事不随他的意志走,不改变,又对不起自己的初衷。这种两难的境地让他十分地矛盾。满腹的愁情只能寄托在竹、松这些自然景物上,甚至他还直接把自己满腔针砭时弊的感情寄托在一首诗上——《涧底松》。这首诗的讽喻意味更加地浓厚,除了白居易,还有北宋的一位著名的豪放词牌大家苏轼。
苏轼与白居易经历相似,也是一位屡次遭受贬谪,壮志难酬的大家。苏轼的这一生,经历过3次贬谪:黄州、惠州、儋州。因其不想与他人同流合污,才数次遭到排挤。
他与白居易略有不同的是,被贬之后,他虽有惆怅,但却并无苦闷彷徨之意。他本人深受儒、道、佛三种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顺其自然,佛家思想的核心是与世无争。
因此,每次惆怅,他很快就会被道家和佛家思想影响,让他每次惆怅都只到此结束,而不会更加地深入。基于此点,他的一首《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就表现得十分地豪迈洒脱。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古代诗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因理想不能实现,而苦闷惆怅,消沉低落之下就将这些情绪排解在大自然中,确实有一种“天大地大,只有大自然属于我”的意味。当然,这种情况并不是消极避世,只是他们把感情都寄托在这些景物上,一方面是为排解,另一方面是为表明自己的心迹。
结语总之,竹和松本无情,是作者赋予了它们高尚的品格,才得以流传至今,让我们一看到它们能想到它们身上美好的品性。其实细想一下,这样的形容还是十分贴切的:有抱负的人,多是胸怀天下,或上阵*敌,或对峙朝堂,或置身民间,或独善其身,当这些都不能实现的时候,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与现实相斥的磁场,于是投身大自然的怀抱。
由此可见,像竹和松这一类的意象意蕴还是十分深刻的。当然,不管如何,都离不开引用它之人的主观感情,以及景物本身的特点。寻找一下,便会发现成为古人笔下的“座上宾”的可不仅仅是竹和松,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