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世界通行的见面握手礼已因疫情的蔓延而被普遍废止,连举世瞩目的七国峰会都改为了“碰肘”礼。我国民间和社会团体也纷纷创新或效仿,出现“拱手礼”“合十礼”“碰肘礼”“踢脚礼”等等衍生新的见面礼形式。说明见面礼不可一日缺席,当握手礼不合时宜时,必须及时筛选能够同时肩负抗疫和文明双重使命的革新礼节。本文深刻揭示揖让拱手礼内涵,发觉揖让拱手礼的起源,认为揖让拱手礼承载仁义可以不知不觉间敦厚民风增进敬信,进而为促进命运共同体目标添砖加瓦,乃机不可失大势所趋,呼吁人人畅行家家受益!
关键字:揖让 拱手 礼义
《中伦》曰:“夫礼也者,人之急也,可终身蹈,而不可须臾离也。须臾离,则慆慢之行臻焉;须臾忘,则慆慢之心生焉;况无礼而可以终始乎!”在国际见面礼废弃握手礼的当下,革新见面礼已犹箭在弦上,亟待顺应趋势果断抉择并大力推行。
一、揖让拱手,承载仁义
这可以从《说文解字》等典籍中找到信服的依据。
1. 揖让拱手,承载“仁”爱
《说文解字》曰:“仁,从人从二,会意”“仁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为表达“仁”意,古代以揖让拱手礼“以相人耦为敬”,“揖以耦(ǒu耕广五寸为伐16.6cm。二伐33cm为耦)”说的就是揖礼,就是把合拢于胸前的两手推出去,正好距离胸前为33cm左右。“人耦犹言尔我亲密之词,独则无耦,耦则相亲”,“人偶能辅周道治民者”,所以揖让拱手礼是内心“仁”的外在表现,宏传揖让拱手礼就是宏传仁义。
“仁”的本义为“亲”。而至亲为父母,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就是宏传百善孝为先。“仁者,人也”、“仁者兼爱”,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就是宏传“仁者,爱人。”
古文仁(忎)從千心,所以“仁,人心也”、“仁乃是人之所以为心也”、“谓能行仁恩者人也”,由此可以效法天地圣贤,把对至亲的仁爱推广到对所有人的仁爱,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就是在践行《易经》的“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果仁者,人多畏。”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可以无形中增进互尊互敬。
“心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果核中实有生气者亦曰“仁”,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符合“仁”符合生生之道。
2. 揖让拱手,承载“义”理
《说文解字》曰:“义,己之威仪也。”有“法度”的内涵,有“善”的内涵。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可以无言而身教,令行礼之人心存善念,按照内心的仁义“法度”去互相敬爱。
“义”的本意是礼容得宜,风度翩翩、仪表堂堂、容止端庄等等,都属于“义”的内涵范畴。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可以无形中敦促民众自觉匡正仪表和举止,进而敦厚民风。
《孔子家语》曰:“夫礼者,理也。乐者,节也。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宏传揖让拱手礼本身,就是在宏传法度、规矩、规律和义理。
所以,宏传揖让拱手礼,是润物细无声的自然落实,属于无为身教,可以敦厚民风增进互敬互信。当下恰好握手礼被国际社会搁置之时,欧美新兴的碰肘礼又不能深涵奥义,宏传揖让拱手礼真的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二、揖让拱手 传承谦让
传承揖让拱手礼,就是在传承推让谦让美德,这仍然可以从《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等典籍找到答案。
1. 拱手礼的实质是揖礼
《说文解字》曰:“拱,敛手也。”“拱,沓手也。” “两手合持”、“两手大指头相拄”,都是“拱”的动作内涵。
《尚书·武成》曰:“垂拱而天下治。”,这里的“拱”说的就是武王以揖让拱手礼,“垂衣拱手”,以身示范来传承揖让谦让美德。
《礼记·玉藻》曰:“凡侍于君垂拱。” “凡拱其手使前曰揖”,所以,拱手礼的实质是揖礼。
2. 揖礼的实质是“让”
《说文解字》曰:“揖,让也”,说明揖礼表达的恰恰是君子的“谦让”“推让”“推让”美德。
“手箸胷曰揖”,说明揖礼的起始动作是两手像手握筷子一样两手抱合于胸前,这个动作也叫“拱”。“推手曰揖”“凡拱其手使前曰揖”“推者,推之远胸”,说的是把合抱于胸前的两手顺势向前推出,不必推到尽头、成抱鼓状态就行,这个抱鼓的姿势也叫“拱”。
“引手曰厌”“引者,引之箸胸”,说的是拱手推出问候之后,把双手收回胸前。至此揖让拱手礼礼毕。如果意犹未尽,可以连续3次行礼问候。
“揖”起始动作是两手合于胸前(拱手),然后往外推出(揖),动作完成后,双手再回到胸前,可以连续行礼三次,礼毕,双手从胸前自然放下。这样就把“拱”与“揖”有机联系起来了。所以民间所称的“拱手礼”“作揖礼”都是这个动作,为顺应民意,咱们可以统称为“揖让拱手礼”。
“手箸胸曰揖”内涵:“箸”就是筷子。筷子的长度为七寸六分,代表人的七情六欲,启发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七情六欲;筷子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方圆同体,启发我们要学会内方外圆有分寸;筷子为“一双”,合二根为一双,一是太极,二是阴阳,启发人们要学会胸怀全局、辩证施策;筷子使用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主动,一根从动,动静结合才能夹住食物,启发人们要学会戮力同心、同舟共济。
(1)揖”字主要内涵是“攘”
“攘”为古“让”字,就是现在的推让的让。请看:
《说文解字》曰:“攘rǎng,推也。”《說文解字注》曰:“攘,推也。推手使前也。古推让字如此作。”所以古代的“攘”就是现在推让的“让”。“盛揖攘之容”,说的就是盛行揖让拱手礼的景象。“尧之克攘”,说的是尧帝肩负传承揖让推让退让的使命。古代凡是“退让”“使人退让”的“让”都用“攘”字。
(2)让为“德之基”“礼之主”
《说文解字》认为:让的本义虽然为“相责让”,但经传多以“谦攘”为意,还有“退让”的意思,“应受而推曰让”,“先人后己谓之让”。
让为“德之基”“礼之主”,“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让“通作攘”,为揖让拱手礼的推让动作,手推出去后呈“举手平衡”的状态。
自古以来,人们家喻户晓“谦受益满招损”的古训。宋王安石《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曰:“仰窥谦德,志在閔民。”《玉篇》曰:“让,谦也。”《韩诗外传》称为“谦德”。《史记·太史公自序》甚至有“景公谦德,荧惑退行”的记载,而且故事细节被《吕氏春秋》详细载入,一直鼓舞着后世子孙。
(3)谦敬美德尽在揖礼
“谦”在《易经》为谦卦,六爻全部吉祥,承载了全部趋吉的愿望。《说文解字》曰:“谦,敬也。”“谦”的本义为“敬”,《孝经》曰:“礼者,敬而已矣。”所以,谦就是礼敬。
《说文解字》 “谦,让也。”,“有而不居之义”,“退为义,屈己下物也” 所以,《易•谦卦》曰:“谦亨,君子有终。”
揖让拱手礼中,让的动作是由胸前向外推手,谦(厌)的动作就是由外往里收回,所以《礼记•大学》曰:“此之谓自谦。”谦读为慊,慊之言厌也。也就是说,谦让美德表现在相见礼中,都是揖让拱手礼。
《史记·乐书》曰:“君子以谦退为礼。”宏传揖让拱手礼,就是宏传“推让”、“谦让”的美德,就是树立学做君子、学做大人、学做大丈夫、学做淑女,就是开阔心胸见贤思齐,就是亲仁友爱六合同风。
三、揖让美德,起自尧舜
《三字经》曰:“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孟子》曰:“孔子曰:‘唐虞禪,夏后殷周继。’”“唐、虞”是唐尧虞舜的简称,就是圣人尧舜。《前汉•律历志》曰:“尧嬗以天下。”《前汉• 異姓诸侯王表》曰:“舜禹受䄠。” 《荀子·正論篇》曰:“尧舜擅逊。” 《揚子·法言》曰:“允哲尧儃舜之重。”
以上的“嬗”“䄠”“儃”“禪”都是“禅”的古体字,都是祭祀天地、敬天敬地,把功劳归功于天地的意思,引申之就是推贤尚善的揖让禅让美德。《尚书•尧典第一》有“遂禅之”的记载,详细记载了尧帝“翼善传圣” 的故事,盛赞尧舜禅让圣贤,为百代常行之道。《尚书正义》赞曰: “典策既备,因机成务,交代揖让,以垂无为,故为第一也。”尧舜的禅让美德,就是把天下谦让推让承让给圣贤,是君子谦让推让美德的集大成。
“禅”本义为祭天。 “封禅刻石纪号也,是墠为祭地,坛为祭天。”可见,禅的内涵同时含有祭祀天地的意思。“筑土曰封,除地曰禅。古者天子巡守,至于四岳,则封泰山而祭天,禅小山而祭山川。”这里的“筑土曰封”就是以土筑“坛”以便“尞祡祭天”。这里的“除地曰禅”就是“除地町町”、“野治地除草”,也就是除去杂草平整土地。“封者,增天之高,归功于天。禅者,广土地。”就是归功于天地、效法天地、宽广心胸的意思。
祭祀为我国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之首,为“吉礼”。尧舜体天之道,推贤尚善,开创了揖让禅让的先河。
从祭祀天地仪式的内涵象征意义上,“封者,增天之高,归功于天”就是启发我们要谦虚为怀开阔心胸,学会把功劳归功于天地、父母、长辈和国家。“禅者,广土地,封为增高,禅为祀地”就是启发我们要善于扩容和耕耘自己的心田,学会宽容大度和厚德载物。
四、揖让拱手, 志在圣贤
揖让拱手礼是复兴与弘扬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五常的重要载体。我泱泱中华的璀璨文明闻名遐迩,礼义之邦的美誉名垂青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学做圣贤自尊自信自我超越,成为各行各业的泰斗和翘楚。
《说文解字》曰:“礼者,履也。”礼,就是怀仁喻义践行大道。如何践行?效法天地圣贤、学做天地圣贤。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五福临门的幸福人生。
圣贤境界,在古圣先贤的经文里面有多处描述,例如:
1.《黄帝内经》中的记载
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2.《中庸》中的记载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3.《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第七》中的记载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审此五者,则治道毕矣。”公曰:“敢问何如,斯可谓之庸人?”孔子曰:“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不择贤以托其身,不力行以自定。见小暗大,而不知所务;从物如流,不知其所执。此则庸人也。”公曰:“何谓士人?”孔子曰:“所谓士人者,心有所定,计有所守,虽不能尽道术之本,必有率也;虽不能备百善之美,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必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必审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道之,行既由之,则若性命之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贵不足以益,贫贱不足以损。此则士人也。”公曰:“何谓君子?”孔子曰:“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可及者。此则君子也。”公曰:“何谓贤人?”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德不逾闲,行中规绳。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道足以化于百姓而不伤于本。富则天下无宛财,施则天下不病贫。此则贤者也。”公曰:“何谓圣人?”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4.其他记载举例
《孟子•滕文公下》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文子道原篇》曰:大丈夫恬然无思,淡然无虑,以天为盖,以地为车,以四时为马,以阴阳为御,行乎无路,游乎无怠,出乎无门。
《礼记•礼运》曰: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老子道德经》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古语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立志学做圣贤才是人生终极意义,立志学做圣贤才能暇满人生自我实现,立志学做圣贤才是自己真正的中国梦。
五、结语
《太平御览》曰:“揖讓而天下治者,禮樂之謂也。”《礼记》云:“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左传》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只要人人学会以礼节约束言行、以礼敬谦让美德践行仁义,相信命运共同体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六合同风的大同世界也指日可待!
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衷心祝愿人们康泰安宁!衷心祝愿家家阖家欢乐!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市礼仪学会 杨萍】
参考文献:
[1]杨萍,马志平. 传承作揖礼时尚你我他[J]. 中外交流,2020,27(4):48.
[2]杨萍.激活传承相见礼知行合一话作揖[C].“活力青岛”和“城市韧性”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200919:15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