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君王受灌顶之礼)
印度的僧人等级森严,也有此做法。凡僧侣弟子登堂入室修行到一定程度都会行灌顶之礼,由施礼人用容器浇甘泉于受礼人颅顶,受礼完毕,受礼人将进行一段时间佛学精髓的闭关修习,由此达到内外灌顶之要义,这一点不难理解。
也就是说醍醐灌顶也喻义佛教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顿悟,我们经常看到影视剧中佛教或者其它宗教施礼人会往受礼人头上洒几滴水,此举追本溯源皆出于醍醐灌顶之义。
(维摩诘对醍醐灌顶有独到见解)
(精神内敛也好,演绎归纳也好,类比也好),“醍醐灌顶”建立在这个佛教含义之上,意思是佛学的真谛好像突然降临到了头上,一下子都明白了。这个成语第一次出现是在《维摩诘经讲经文》里:“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此句对于醍醐的描述乃出于玄奘西行几百年之前,大概是玄奘西行回来见天竺灌顶之礼,所行所感杂糅了我国醍醐的至精至髓之要义而将之意译为“醍醐灌顶”,既用精髓灌注人的头脑,使人达大智慧顿彻明悟的境界。当然,放到我们凡人身上来说,更多是指听到了高明的意见使人有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之感的意思。
附:其他喻义
醍醐不仅可以与面一起加工成“醍醐饼”,还可以做药引子或直接入药,醍醐最突出的药用效果便是清凉去燥热。对此,唐代诗人顾况有诗云“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于是根据醍醐的这些特性,后世又生发出许多引申义来。
A、喻精酿之美酒
由于醍醐精炼的特点,古人又将精酿之美酒也称作“醍醐”,此说多见于诗中。白居易曾写《将归一绝》:“更怜家酝迎春熟,一瓮醍醐待我归。”又有《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手中稀琥珀,舌上冷醍醐”。
B、喻人品之高洁
同样是借醍醐难得、精粹的特点,古人又用醍醐来代指高洁之士。《新唐书》中有称赞穆宁四子穆赞、穆质、穆员、穆赏之言说道:“兄弟皆和粹,世以珍味目之,赞少俗,然有格,为酪;质为酥;员为醍醐;赏为乳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