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里的上兵用的是什么手段,孙子兵法是兵学的百科全书对吗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1-12 20:05:02

《孙子兵法》:用“正”兵挡敌,以“奇”兵制胜。

孙子兵法里的上兵用的是什么手段,孙子兵法是兵学的百科全书对吗(1)

一、

但凡是有大成就的人,他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某一种状态下适应了规律而出现的结果,一个人哪怕很聪明,也不可能对抗规律而成就自己的事业。

所以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相对轻松的事情反而会有好的结果,而一味执着的行为未必会换来想要的结局。

因为当一个人执着的对抗规律时,不但得不到好的结果,还会将自己弄得满身狼狈;而顺其自然为之,自身的状态是轻松的,自然会遇见一个好的结局。

雷军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很多人初听这句话的时候,总觉得这只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谈不上智慧和境界。

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能够找准风口是一种眼光,能借助风口飞起来,更需要一种借势造势的能力,同时具备这些品质的人,他的智慧本身就优于常人。

孙子兵法里的上兵用的是什么手段,孙子兵法是兵学的百科全书对吗(2)

《孙子兵法》中这样一句话: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作战总是用“正”兵挡敌,用“奇”兵制胜,所以善于出“奇”的将帅,其战法变化就像天地运行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奔流那样源源不竭。入而复出,如日月运转,去而又来,类似四季的更迭。

以“奇”用兵,就是让自己的行为和自然规律相互映衬,自己的行为是借助规律而存在,而自己所借的规律又可以凭着自己的行为再次烘托,双方相互映衬,相互辅助,当结果形成时,一切都好像顺应自然而形成的功业。

孙子兵法里的上兵用的是什么手段,孙子兵法是兵学的百科全书对吗(3)

二、

《史记》之中记载了周武王颠覆殷商的事件,就是对这一智慧最好的佐证。

商朝后期之后,纣王对外连年发动战争,而对内滥施酷刑,残害忠良,后来在公元前1066年,殷商王朝内部矛盾激化严重,王子比干被*,箕子,微子等朝廷重臣,有的被抓,有的外逃,纣王这个时候已经处在众叛亲离的地步。

百姓民不聊生,激起各路诸侯强烈不满,大商朝这个泱泱大国也处在摇摇欲坠的边缘,危在旦夕。

在公元前约1069年,周武王就和八路诸侯会于孟津,在孟津举行了一场誓师仪式,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去进攻殷商,因为周武王听从了吕尚的劝告,认为现在还不是伐纣的成熟时机,于是班师回朝。

后来又过几年,殷商王朝内部矛盾再次激化,这个时候吕尚就对周武王说:“时机已经成熟,可以举兵伐纣了。”

随后,他们统兵车300辆,率猛士3000人,甲士将近5万人,进军殷商。

他们在行军途中的时候,路上并不顺利,狂风骤雨,暴雨倾盆,甚至雷电交加,一副上天发怒的景象,车马都发生了伤亡。

这个时候,吕尚就把这一切现象解释为鬼神对于殷商的怒气,并大力渲染,结果不但稳定了军心,还增加了士兵的斗志。

大家都觉得老天爷都看不惯殷商,要讨伐殷商,此时周军士气大震。

当周军兵临朝歌城下时,殷商的部队本来就没有斗志抵抗,反而阵前倒戈,引导周武王*入了朝歌,纣王眼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孙子兵法里的上兵用的是什么手段,孙子兵法是兵学的百科全书对吗(4)

这个事件就同时存在了“借势”和“造势”两种行为,周武王能够借的是商纣王连年对外发动战争,对内残害忠良所造成的民不聊生之局面,他已经众叛亲离。而周武王和八百路诸侯会于孟津,举兵讨伐纣王,以及在进军途中借由狂风暴雨的天气刻意渲染士兵的情绪,这都是他造的势。

所以周王朝的建立深得民心,顺应自然,看上去就像本来就应该发生的事情一样,而且他在讨伐殷商时,并没有造成太多的伤亡,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善于作战的人,都是依靠并善于造成有利的局势来取胜,而不是刻意的要求部署,他能选择人才利用和创造各种有利的态势。

很多人理解《孙子兵法》的“以奇用兵”时,总是浅显的理解为用狡诈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这是非常肤浅的。

所谓的“奇”,也是在造势和借势之上所建立的出其不意,而不是一味玩弄心计的小聪明。

从大的方向顺势而为,让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本身存在的趋势相结合,自然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达到自己的目的。

孙子兵法里的上兵用的是什么手段,孙子兵法是兵学的百科全书对吗(5)

文|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