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最近,一则河南嵩县男子街头伤害前女友的新闻让不少人愤慨。有人为男子的冷血切齿,有人为女子的不幸唏嘘。在诸多议论中,怀疑女方有错在先导致*身之祸的言论格外扎眼。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受害者有错论”。
图片来源:RTIGames
看到惨剧的有关消息,转发一圈、感慨一番、议论一下,本是人之常情。事实上,话语不仅反映着现实,更在不断的交流中建构着社会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对恶性事件时的公共讨论,不仅是情绪的集中呈现、正义感的朴素表达,更是一次将规则内化为秩序的集体实践。
然而,根据尚不完整的证据、并不清晰的事实,就添油加醋地揣测,提出“为什么受害的偏偏是她”“一个巴掌拍不响,她肯定也有问题”之类的言论,很可能会给受害者及其家属造成“二次伤害”。在这起事件中,受害者的哥哥就不得不在悲痛中出面澄清,自己妹妹一度赚钱给无房无车的加害方使用,退婚后更已将2万元的彩礼还了回去,远非谣传中的“拜金女”。
退一万步讲,“拜金”与否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而当街*人则是罪大恶极的刑事犯罪。两者不仅在性质上存在云泥之别,更不是逻辑上的充分条件。然而这种“受害者有罪”“加害者有因”的思维误区,却明里暗里地一直存在于网络之中。比如三年前一歹徒在武昌火车站刺死一名面馆老板,有人怀疑是“老板太黑心,给菜品涨价太多”。
图源网络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责任在加害方,为什么总会有意无意地对弱者多加置喙呢?社会心理学认为,当某个人遭遇不幸,我们总会不自觉地生发出一套解释,用以回答朗朗乾坤之下为何有弱者陷于如此困厄。这种心理习惯,一定程度上驱使我们更加仔细地审视事件原委,试图寻找因果联系,却也可能因主观武断、归因不准而陷入“各打五十大板”式的结论。
这种心理,也许在处理日常生活琐碎时,花心思“讨个说法”、和个稀泥化作笑谈也无伤大雅。然而那些让网友围观的事件,常常是突发的、重大的、复杂的事件,并非简单到一点即透、一言即明。它不仅牵涉到个体权利等重大利益,更在社交媒体放大后,成为可资后人引鉴的公共话题,甚至影响公共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适用于这些问题的解题思路,是精准的证据链条、严密的逻辑推理、专业的法律分析,而非情绪化的表达、拍脑袋的揣测。
交流与讨论本是人的本能,然而面对发生在陌生时空的公共事件,我们或许更应该学会谦抑。在事实还未完全浮出水面时,别让情绪先入为主,为专业分析留出更多空间,往往是更明智的选择。如果说尘埃落定前,不判定加害方有罪是一种程序正义,那么不枉称受害者有错的克制,更关系着实体正义。这不仅闪耀着善良的光芒,更体现着法治的精神。
这正是:
网络绝非法外地,一言一行有所系。
事实为本律为据,匡弱抚伤乃真意。
大家晚安!
(文 | 杨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