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原创,德树常青
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
古今中外,一个“德”字贯穿始终,无论王朝更迭、历史演变、文明发展,至始至终、从小到大,从学校到社会都在反复强调这个“德”,那到底何为德?为什么德关系到一个人的穷通祸福呢?关系到繁荣昌盛呢?
感谢这位粉丝的留言,给出本文灵感
德之门槛:仁、义、礼、智、信“常省常忏常清净, 尊师悟道方出离。”这一句的常是经常、长久、时常的意思。
而“人弃常,则妖兴”的“常”即伦常,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为不可改变的常道。“妖”不过是没有遵守常道人,散播歪门邪道的人。
那么再看看“仁、义、礼、智、信”这个递推公式在讲什么:
老子《道德经》“失道而后有德,失德而后有仁、失仁后有义、失义后有礼”,如果持续堕落不知反省是失信,人与人之间基本的相信、信用、诚信都没有,走向无序的混乱,接下来不是分崩离析是什么呢?
这是基本的次第,阶梯和做人、做事的规矩,也是你要悟道也好、修行也好、安身立命也好、健康平安也好所必须奉行的法则,这已经是千百年来被无数人和时代所验证的铁律了,也是天道。
那么,一个不讲信用的、没有智慧的、不讲礼貌的、没有义气的、不讲仁爱的、没有德行的人,他就违背了常道,违背了天道,也无法享受人天福报,也无福享受,更大的力量会自然的平衡。
那剩下的是什么道?三恶道……
德不配位:灾殃、祸患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我们常常忽略的是自己的傲慢、懒惰、恶习、贪婪、无知和憎恨。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上一句是“伦常乖舛[chuǎn],立见消亡”,伦常的重要性,上一段讲了,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暑假期间,一位父亲受邀参会,携大儿子同往。
一路上,大儿子神色焦虑忐忑。
晚上,宾客散去,父亲问:“儿子,你咋了,不舒服?”
“没有,爸爸,只是有点不安。”
“不安?”
“嗯,今早出门、乘飞机、头等仓、下飞机、大奔驰、住宾馆、总统套…记得老师跟我讲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 父亲一时定住,没有说话。
大儿子继续讲:“爸爸,您每天劳顿奔波,有付出,有德行,所以叔叔阿姨们这样款待您,您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不同,还是个学生,没为社会作过任何贡献,就享受这样的待遇,这是德不配位,恐有今后有灾殃?”
父亲激动,摸了摸儿子的头:“爸爸放心了,凭你这番话,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大的灾祸!”
父亲高兴得流泪:“儿子,这样,明天去申请做义工,如何?”
“太好了,爸爸,这下我可以睡个踏实觉了。”
故事很简单,小孩子都能明白“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个大儿子以后怎么样,我们不知道,但至少能够窥见他:
坐座位不会目无尊长地抢C位;
吃饭不会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看见没钱没势力的也不会趾高气昂、洋洋得意……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福气是父亲给的,他人的尊重是家族的颜面,享受的待遇是祖先的阴德,懂感恩、知福报、还能够敬畏并珍惜,难怪他的父亲如此开心,这样的人顺境逆境都能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