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人生,正式开始
萧衍建国后,前期的政绩是非常显著的。
他勤于政务,不分春夏秋冬,总是早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甚至把手都冻裂了。
除此之外,他还非常节俭,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完全没有享受皇帝的高规格待遇。
可即便如此,萧衍仍觉得不够。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气,实在是太差劲了。
在长年累月的刀光剑影中,儒家忠孝观念早已被戳得千疮百孔。
萧衍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把恢复“儒家忠孝观念”定为治国的首要工作。
但他没有强行推行儒学,而是给儒学披上了佛教的外衣,借用百姓对“佛”的崇敬,来劝人向善。
为此,作为一国之主的萧衍,摇身一变成了全国寺庙最大的赞助商。
他下令修建了很多寺庙,其中有两座格外引人注目,因为它们是萧衍以自己父母的名义建立的。
寺院建成后,萧衍为父母举行了盛大法会,以此来彰显孝心。
萧衍的这番行为,不仅感动了身边大臣,也震撼了全国百姓。
当时的佛学家萧琛毫不吝啬地称赞说:
“妙策神机,发挥礼教,足使净法增光,儒门敬业,物悟缘觉,民思孝道。”
在兴建寺庙的同时,萧衍更是身体力行,按照佛教戒律生活。
他曾撰写《断酒肉文》,自己每天只吃素食,中国汉地僧人不食荤腥的规定,便是出自萧衍所倡导的吃素理念。
自此萧衍有了另外一个称呼——菩萨皇帝。
虽然此时的萧衍大兴佛教,但他本人还没有真正研习过佛学。当他与达摩祖师探讨佛学时,便显得不明所以。
当时,达摩来中国传播佛学。
萧衍听说他造诣很高,便邀请达摩进宫一叙。
萧衍一见达摩,就迫不及待地问:
“我一直致力于建寺、写经、度僧、造像,做了这么多好事,有多少功德呢?”
这话说得很直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其实这是一种自我炫耀。
哪知达摩并不识趣,他不紧不慢地回答:“没有功德。”
萧衍又惊又怒,疑惑地问:“为什么?”
达摩说:
“因为这些都是表面文章,形象工程,算不得发自内心的功德。”
萧衍听后很失望,感情我的付出,在你这什么都不是。
不过他还是不死心,接着问:
“那什么才是佛学的真谛?”
达摩回答:
“哪有绝对的真理,佛在我心,心即是佛。”
话不投机半句多,萧衍认为达摩拿些故弄玄虚的话来糊弄他,而达摩也明白,这位菩萨皇帝看来对自己并无好感。
于是二人一拍两散,各走各的路去了。
此时的萧衍虽然不深谙佛学,但他借佛教发展儒学的壮举,却取得了很大成果。
在南梁立国后的数十年中,人民生活富足,国家文化繁荣,开创了魏晋以来少有的一段盛世。
就连清朝思想家王夫之也对萧衍赞不绝口:
“梁氏享国五十年,天下且小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