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演义小说、袍代评书里面,经常能够听到这几个词,所谓的“入朝不趋”指的的是上朝的时候可以不用小步慢跑去觐见,可以像平常人那样正常走路上殿,在皇帝面前走路可以不用那么拘束了。
赞拜不名也称谒赞不名,在《星汉灿烂》里面,程少商第一次进宫见皇帝的时候,萧元漪一再叮嘱程少商与皇帝、皇后介绍自己之前,一定要先说出父亲的官职和姓名,其实这就算是赞名。
在古代朝堂由于上朝议政的官员数量太多,为了便于让皇帝区分,朝臣在上奏的时候,需要由赞礼官向皇帝通报这名官员的官职和姓名,若果获得了“赞拜不名”的特权,那么赞礼官就不能再自呼这位官员的名字了,只要提他的官职就可以了。
“诏书不名”同“赞拜不名”的意思差不多,就是皇帝在下发诏书的时候,可以在诏书上面不写这位大臣的名字,只提他的职位、身份。
这样的“特权”在现在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但在古代却是很高的荣耀,古代直呼他人的姓名是很不礼貌的一件事,所以我们看到《三国演义》里面即使是两军对垒,大部分也都会叫对方的字。
“剑履上殿”就是可以带着佩剑,穿着鞋子上殿见皇帝,在《星汉灿烂》里面,也经常能够看到有臣子穿着白色的袜子在殿内,实际在历史上有些官职较低的觐见皇帝的时候甚至要光脚,所以能够穿着鞋上殿算是极高的荣耀了。
由于在历史上董卓、曹操、司马懿、司马师、杨坚、李渊……这样的权臣都曾受到过这样的封赏,所以很多人将这样的封赏视为权臣篡权的先决条件。
但实际上也不是所有享有这样封赏的大臣最后都会篡位,也有一些受封之后依然兢兢业业、尽忠职守,比如萧何、曹真、刘殷、宇文招……所以如果仅仅以此就吐槽编剧不懂历史常识,实在是有失偏颇。
当然并不是说一部剧在声明自己是“架空历史”之后就可以违背一切历史常识,只是有些时候当你吐槽剧中情节违背历史常识的时候,是不是该先想一想,你认为正确的历史常识是不是真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