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叙作用口诀,插叙作用口诀顺口溜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12-02 10:43:05

插叙作用口诀,插叙作用口诀顺口溜(1)

~知识梳理~

重点和高频考点

答题格式

注意事项

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的特征、状态、过程,表达了……情感。

拟人:同比喻

排比:(增强语势)突出强调了……体现了( 情感)

夸张:(生动形象)突出了……体现了( 情感)

反问:(增强语气),突出强调了……体现了……

设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1、 对于表达效果和表达作用要稍作区分。

2、 修辞手法的答题基本上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句意——情感——主旨——(结构作用)

3、 回答人物情感时注意原因分析

特殊句段作用

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写出了……景物特征)

1、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等

2、 渲染了……气氛

3、 烘托了……心情

4、 衬托……人物形象

5、 形成对比,突出……

6、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为……做铺垫)

1、 环境描写的作用基本上也可以按照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记忆。

2、环境本身、对人物(主旨)、对情节。

3、记忆口诀:引形人,推背氛

4、(还要注意可通过环境描写实现照应和构成线索)

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1、人物描写有:动作、肖像、语言、心理。

2、答题步骤:句意(一般需要分析动作、肖像等的特点) 情感、性格、品质/主旨 结构(看情况)

肖像包括神态和外貌

插叙及其作用

1、 补充交代了……(概括 原因)

2、 突出了/体现了/衬托了……

3、 为……做铺垫

4、 与……形成对比,(突出)

1、 做题时一定要判断清楚插叙的起点和终点

2、 插叙的内容一定

要注意分层次(如果是多件事的话)

(复习时请补充顺序和倒叙)

重点和高频考点

答题格式

注意事项

词语的含义

由表及里

1、 了解词性和词语本义

2、 联系上文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3、 注意区分问法,词语的意思含义稍有差别

(普通)句段作用与含义

1、内容作用:……地写出了……(浅层) 体现了/表达了……(深层,一般会涉及到情感、主旨、人物形象等)

2、结构作用: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可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再做补充)

3、艺术效果:这个句段有特别之处,需要在答题时具体地指明

1、可以结合句段的位置来判断作用

2、可以通过句段的特殊性来辅助判断,如环境描写、插叙等。

3、句子含义可结合上下文、抓关键词、双关、情感句、主旨句等方法完成。

标题的含义与理解(作用)

1、 浅层:字面含义/文章内容有所提及

2、 深层:文章中心主旨

1、这个考点是重点。

2、标题作用记忆口诀:(中)心悬(念)一线(索),(情)感情(节)双关。

原因分析

1、 联系上下文梳理相关情节

2、 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情感类原因分析一定要回答出事情 情感词

格式:因……而……、对……感到……

普通句段作用

开头:引出下文、点题、总领全文、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中间: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照应、对比、铺垫

结尾:总结全文、深化主旨、运用省略号(问号)发人深思、首尾呼应、与标题相呼应

语言表现力

用词:词语搭配、反义词、同义词、对比、叠词、大词小用、褒词贬用、贬词褒用、词语活用、关联词……

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

描写:人物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环境描写

~例题汇总~

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0分)

九千声“起立”

毕淑敏

①我七岁时,就读于北京海淀区建设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某天放学回家,我对父亲说,爸,我当上了主席。爸吓了一大跳,说,什么……主席?我说,班主席。

②说起来,“主席”这个词,是中国土特产。古时没桌椅,老祖宗席地而坐历史悠久,大约到了唐代,才出现了真正的椅子。席地有讲究,不是没章法的胡乱坐。客人在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主家专有席位上,称为“主席”。

③我的班主任名为白玉琴。一年级第一学期,我操行评定为“优”, 当选三好学生,白老师随即宣布我为班主席。我很茫然地说,我不会当班主席,不知道该干什么。在这之前,班上并无这个职务。估计白老师在第一个学期中,暗中观察学生,未曾轻易委任。

④白老师说,不用你干什么,每天上课时,铃声响,老师走进教室,你喊“起立”。再有,你必得要学习好,最好是全班第一。其他还有一些小事儿……

⑤学习,对我来讲不算太难,其他小事儿也不是问题。最难是班主席要天天喊“起立”。白老师没教我怎样才能发出“起立”的指令,真真难煞人。

⑥最喜欢准时踩着铃声进教室的老师。铃声起,老师脚尖正好迈进教室门槛,我不失时机地大喊“起立”!全班同学噼里啪啦站起来,齐声喊道,老师好!老师颔首,回复:同学们好!请坐……大家又噼里啪啦坐下去,任务完成,心情舒畅。

⑦有时候,老师会提前到教室,和大伙儿聊天……上课铃响,老师并不马上起身走向讲台,而是拉家常。这时我就陷入为难的境地。喊早了“起立”,老师意犹未尽,话才说一半儿,被迫起身,悻悻然瞪我一眼;喊晚了,老师已一个箭步冲上讲台,大家还懒散呆坐。老师感觉同学们不够尊崇,也易迁怒于我。

⑧所以,每逢课间,同学们利用点滴时间拼命玩耍,我却轻快不起来。上厕所都惦记着下一堂课的“起立”指令,如何适时发出,小小心灵体验到人生最初的焦虑。

⑨最可怕的局面是——本堂老师原已把脚尖踢到了门框内,我也当机立断喊出“起立”,同学们也噼里啪啦站起来……老师忽又想起某事,比如忘带授课笔记,没把教具备齐……总之,老师身体急转弯,撤了。

⑥可以想见尴尬,同学们立着,鸦雀无声。小小班主席,有喊“起立”的职责,却无说“请坐下”的权力。一干人等傻乎乎地站着,很快就不耐烦了。同学们不敢埋怨老师,只能把怨气撒在我头上。哎,班主席,怎么回事啊,你看清楚了吗?老师根本就没来呢,瞎指挥,乱发命令,害得腿都酸了……我百口莫辩呆呆站着,四周包裹着粘腻的凝滞。我只好开导自己:老师不进来,我有什么法子?若有谁忍不住噗通坐下,我假装没看见……

⑦幸好这种令人烦恼的时刻并不太多,一年中的频率不超过五次。

⑧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共当过十一个学期的班主席。按每天六堂课计算,一年会喊近两千次起立。刨去假期和自习课体育课,整个小学期间加起来,累计发出超过九千次“起立”的口令。

⑨我至今不知老师选拔我做班主席的标准是什么。

⑩终于找到了机会问问她。白玉琴老师年过八十,我也六十多岁了,和同学们到她家做客。老人家忙着煎炒烹炸一道道布菜,好像我们还是当年的孩童,而她正值风华正茂的壮年。我嘴里一边嚼着红烧鱼块,一边思忖着在某个合适空档,插嘴问,白老师,您当年为什么在全班孩子里选我做了班主席?

(选自2021年1月17日《文汇报)》,文字有改动)

18.下列省略号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爸吓了一大跳,说,什么……主席?

B.其他还有一些小事儿……

C.老师颔首,回复:同学们好!请坐下……

D.瞎指挥,乱发命令,害得腿都酸了……

19.本文写了我喊“起立”的三种情况,请概括。(4分)

(1)教师踩着铃声进教室,我随铃声起大喊“起立”,完成任务,心情舒畅。

(2)教师提前到教室,

(3)教师进了教室又出去,

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②段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

B.白玉琴老师注重让学生通过磨炼得到成长。

C.文中多处写“我”内心活动突出成长过程的重要。

D.“我”对白老师让我当十一个学期的班主席深表不满。

21.简析本文标题的好处。(5分)

22.“我”到底问还是没问,请结合全文内容,合理设想,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不超过80字。(6分)

参考答案:

18.A(2分)

19.(2)“我”难以适时喊“起立”,心里焦虑;

(3)“我”随铃声喊“起立”却遭同学埋怨,心里烦恼。(4分)

20.D(3分)

21.标题概括了本文所写的主要事件即喊“起立”一事;每一次喊“起立”,对“我”都是次成长的磨炼,九千声“起立”就是九千次磨炼,突出了本文要表达的人的成长需要经受磨炼的主旨;(3分)标题新颖有趣、醒目有力,“九千声”的数量给人以震撼,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共5分)

22.原文理解透彻,设想合理,句子通顺,语言生动有描写,即可得4分,其中某项特别突出的可加1分。

附原稿结尾:(“我”没有问。)那鱼刺多,生怕被卡住,在老师面前出丑,终于没能问出口心底里也怕白老师说,为什么啊?“我”已经忘了这件事儿啦。

参考答案:(“我”问了。)当大家说到童年趣事时,“我”赶紧问老师当年选“我”做班主席的原因。白老师笑眯眯地说:“丫头,那是要磨炼你的心理素质,光是操行好、成绩好怎么行?”

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20分)

世间最贵的书

崔相珍

①五六岁的时候,父亲教我认识了200多个汉字,还把他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送给了我。母亲找出哥哥用旧了的蓝粗布书包,仔细地缝上了两个新补丁,又帮我把语文课本里的粉笔末儿抖搂干净,装进书包里。

②我如获至宝。跟着父亲去学校的时候,他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大声读书,我坐在门槛上,捧着书小声咕哝。跟着母亲下地干活的时候,我背着书包,坐在细瘦的田埂上,读书给花听。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飞快地跑到母亲身边求教。哥哥在大槐树下写作业的时候,我也找根小树枝,在平整的地面上歪歪扭扭地写字。在莱园子里忙活的父亲看着我笑,在大槐树下的柴灶边做饭的母亲也看着我笑。

③自从有了自己的书,我就知道我不是个笨孩子,在父亲母亲不断的表扬里,我简直是( )地爱上了读书,也不知道怎么就那么可爱呢,竟然让我爱到( )。这本父亲送给我的旧书,一直翻来覆去地读了多少遍,我( ), 直到上了小学一年级,老师给我发了新课本,我才把放进了母亲的大木箱里。

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去县城里培训学习的父亲,用一天的饭钱,给我换回来一本旧书——《在人间》。为了让我能够真正地读懂这本书,父亲给我讲了高尔基的故事。

⑤童年的高尔基,可怜又坚强的阿廖沙,都让我心疼不已。许多个安静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土炕上,我常常在心里对自己说:你有父慈母爱,可以无忧无虑地上学读书,真的是很幸福很快乐,你必须努力上学,好好读书。可是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刚刚开始,因为家里有些变故,一心想着考中专考大学的我无奈辍学了。

⑥在玉米拔节抽穗的初夏,我背着一个大编织袋,踏上了去城里的路。临行的前一天晚上,母亲连夜为我缝制了一个新书包,父亲把我刚发的语文、数学和英语课本装进书包,又把那本《在人间》也装进了书包。在轰隆隆的火车上,我的耳边一直回响着父亲的话:“兰,想家的时候,就读书吧!”

⑦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我一直牢记着父亲的话。累了,读书;苦了,读书;想家了,读书。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始练习写作。16岁那年,我写了两篇文章投了出去。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文章虽然被退稿了,我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只读书不投稿的日子,我一直坚持了30年。

⑧2016年底,我重新拾起最初的梦想,刚刚开始投稿的时候,屡次碰壁,但我没有放弃努力,当我的文章一篇篇在报刊上发表时,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⑨当我捧着刚刚收到的、崭新的山东省作协会员证给父亲看时,满眶泪水的父亲,在卧室的床头柜里,拿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旧书,颤抖着双手递给了我。红绸布里包着的,是我只学到了第8页的“初中第四册历史课本”。课本的封面上,有我认认真真,一笔一划写下的名字。

⑩这本父亲精心保存了36年的旧书,定价虽然只有3角8分钱,可是在我的心里,却是这个世间最贵的书。

选自《时代邮刊》2020年第9期(有删改)

18.第③段中加点词“它”具体指的是 (2分)

19.依次填入第③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无法自拔 无可救药 毫无察觉

B.无可救药 毫无察觉 无法自拔

C.无可救药 无法自拔 毫无察觉

D.毫无察觉 无可救药 无法自拔

20.阅读第④—⑩段,请依次概括父亲为我做的事情。(不超过30字)(6分)

(1)小学五年级时,父亲用饭钱给我换来《在人间》,并给我讲高尔基的故事。

(2)

(3)

21.以下对第⑦段画线句的分析正确的项是( )。(2分)

A.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表现出不间断如饥似渴地读书。

B.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展现用读书打发打工的枯燥与无聊。

C.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为实现作家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D.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牢记父亲的话并用读书充实自己。

22.第⑧段画线句“我开心得像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中“开心”不仅是因为 ,更因为 (2分)

23.原文中第⑩段内容直接放在了第⑨段最后。若将第⑩段独立成段,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文内容阐述理由。(6分)

参考答案:

18.父亲用过的第一册语文教材(2分) 第一册语文教材或语文教材或父亲用过的书(1分)

19.C(2分) A(1分)

20.(2)初夏时节(初二下学期我辍学打工时),父亲将《在人间》与课本都装进书包,并告诉我想家时就读书。(3分)

(3)我获得作协会员证时,父亲将我当年学习的书精心保存36年后给了我。(3分)

21.D(2分)

22.(1)(投稿屡次碰壁却没有放弃),努力付出直至作品一篇篇发表。(1分)

(2)坚持付出30年最终实现作家梦,没有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2分)

23.示例一:同意。单独成段更突出强调(1分)书价格虽低,但对我是最珍贵的(人生意义重大),我印象深刻(1分)。更好地突出主旨:父亲不遗余力地引导与精心培养我读书,表现出深沉的父爱(1分),表达了我的感动以及对父亲的感激(1分)。同时照应了标题(1分)。

示例二:不同意。第⑩段写我把父亲珍藏36年的我的旧书看作世上最珍贵的书(1分),这一内容紧承第⑨段父亲把珍藏的书递给我(1分),与首段父亲把他的旧书送给我相呼应(1分),表现出深沉的父爱(1 分),表达了我的感动及对父亲的感激(1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