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生活中有真善美,就会有假恶丑,好与坏都是相对而存在。
老子《道德经》第2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斯,就;恶,丑;已,同“矣”,助词,了。
关于这段话,有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谁最扣老子的愿意并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第一种解释: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这一种观点,重点是说事物都有对立面,二者相对而生。
美、善与丑、恶的观念是同时产生,之所以有美、善的存在,是因为有丑、恶的存在。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善,就知道了什么是丑、什么是恶。
第二种解释:天下的人都知道了怎样才算美,就有了丑;都知道了怎样才算善,就有了恶。
为什么人们知道了美、善,反而出现了丑、恶?
因为美的、善的事物,是人心所趋向、喜欢的;丑的、恶的事物,是人心所远离、讨厌的。人们懂得美、善的好,极力推崇,就出现了伪饰,有些就会去装美、装善。
不美,却要装美,装出来的也不一定美,比本身的丑更丑。
魏晋是这个非常重视仪容外貌的时代,当时出现许多有貌有才的风流名士。
西晋时期文学家的潘安不但文采出众,而且是世上少有的花样美男,容貌俊俏,风流倜傥。他经常挟着弹弓,驾着车,仪态优雅地行驶在洛阳的大道上,妇女们就手挽着手,把他围在中间,不让他走。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用水果往潘安的车里丢,都将车丢满了。
与潘安同时代的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左思,文采应该在潘安之上,他写的《三都赋》甫一出世,便轰动了整个洛阳城,大家竞相传抄,以致洛阳城内的纸张涨价,这就是“洛阳纸贵”成语的来历。
左思看到潘安那么受妇女们的欢迎,非常羡慕,就决计效仿潘安。但是,左思相貌奇丑,又不爱妆饰打扮,他学着像潘安的样子,挟着弹弓,装做潇洒深沉地走在洛阳大道上,一群妇女围着他,朝他吐唾沫,十分狼狈地逃了回去。
美是装不出来的,即使装了,也不一定美。
现代的美容技术很发达,能把凹的垫起来,能把凸的削下去,能黑得漂白,塑出“人造美人”。可能漂亮一时,不能漂亮长久,后遗症很多,还有的想美容却毁了容。
装善也不是善,是伪善,也就是恶。
孔子的学生子贡问过他这个问题,子贡说,全乡里的人都喜欢某个人,这个人就是好人吗?孔子说,这可不一定。子贡接着又问,全乡里的人都讨厌他,这个人是不是不个坏人?孔子说,不一定,只有全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里的坏人都厌恶他,这个人才是真的好。
应该说,孔子的话有道理,在识别一个人时很有用。让孔子没有想到的是,有的人善于伪装,能骗过所有人的眼。
王莽是一个勤苦好学的读书人,为了得到更高的职位,他结交名士,本是卑躬屈膝却装作谦虚,到处卖好,不明真相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德之人,骗得名士的信任,对他赞不绝口,名声传遍朝野,下至百姓、上至皇帝都知道王莽是个大善人,汉成帝不断提升王莽的官职。
为了篡位,王莽千方百计讨好读书人。他的妻子不理解他的做法,王莽笑她头发长见识短,不懂得成大事者需要好名声,他告诉妻子,只要掌握了读书人的唇舌,让他们为自己唱赞歌,百姓能不附和吗?
王莽骗得了好名声,全国有才能的人交口称赞他的恩德,百姓认为他贤明无双,读书人上书请王莽代行皇帝之职,这样,王莽顺理成章地篡夺了皇帝之位。
王莽充分利用了人们对好品德的敬仰,千方百计做出善的样子,骗取了人们的信任,用表面的善掩盖了本身的恶。
大家认为某个人善,不一定这个人就是善人。
孔子认为,大众认为的好不一定好,坏也不一定坏,只有仁者认为的好才是真的好。因为仁者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以正确的是非标准去分辨、评判人的好坏,知道应该喜欢什么样的人,也知道什么样的人讨厌。
因为美、善弥足珍贵,我们倡导美、善,给那些美的、善的人与事给予嘉奖,有物质的奖励,也有语言的赞美,就是要给后进者树起榜样,让他们迎头赶上。
但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并不是真学真做真善美,而是做表面文章,以假美伪善来欺骗人们,就出现了丑和恶。
老子告诫我们,凡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面是可以转化的。不能做得太过了,物极必反,就会走向反面,出现不好的问题。
我读《道德经》第2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删)
读书感悟人生,写文传承文化。欢迎关注@丁小悟典,与你一起领悟传统文化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