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古词可能不是施耐庵所作,却真的是词,而施耐庵为推动情节中所作的那些“原创词”倒不像是词。可是,他无意之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反倒像些小词,譬如写八月中秋鸳鸯楼前的景致:“玉露泠泠,金风淅淅。井畔梧桐落叶,池中菡萏成房。新雁声悲,寒蛩韵急。舞风杨柳半摧残,带雨芙蓉逞娇艳。秋色平分催节序,月轮端正照山河。”
施耐庵毕竟是小说家,不是作词的高手。他有意为之,词不像词,引述的古词就是词,无意为之的描写却也像词,你说怪不怪?
看来写词还是要无意为之的,凭借那么一点天性,凭借那么些积累,还要精雕细琢,而不是仅仅抒写怀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