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狮古诗文诵读千百年。
欢迎来到螺狮古诗文。江南美,最美是故乡。次北固山下。公元712年,唐朝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唐玄宗即位,二是杜甫出生。前者开启了大唐荣耀,后者改变了中国文坛。相较之下,这一年20岁的王湾进士及第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王湾(约693年-约751年),开元初年诗人卒于开元中,早有文名,但是流传于世的不多。《全唐诗》里收录了他的10首诗。王湾是洛阳人,曾经往来于吴楚之间,被江南的山水深深吸引,写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次北固山下》。
王湾是典型的诗红人,不红他本人,名气不大。这首《次北固山下》却很火爆,宰相张说就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典范。直到明朝,胡印林还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将春入旧年,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
具体来看这首诗。先看题目:次北固山下。"次"要特别注意,这里不是"一次两次",也不是"次序"的意思。在古诗文中很重要的一个义项就是指途经某地,临时驻扎或者停留、住宿,这里可翻为"停宿"。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北临长江形势险固,故名"北固"。南朝梁武帝曾题书"天下第一江山"来赞其形胜,江北即为扬州,京杭大运河在附近交汇长江,因此来往舟楫往往停泊于此。这首诗写的就是王湾停宿在北固山下时的所见所思。
首联以对偶开端,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目中的"北固山"。我要走的道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乘船向前。作者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远方的"客路"。
"客路"、"行舟"写出了诗人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水上的风吹拂着一叶白帆高高悬挂,"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同时也为下联中的"江春"做铺垫。而"正"字兼包"顺"与"和"只有风正帆才能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