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的毕业季,毕业典礼无疑是大学生的“最后一课”。
“母校对不起你们,欠你们一个男朋友。”成都师范学院刘洪仁教授的毕业致辞,曾一度走红网络。
“漫漫人生路,并不是都能这般‘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还可能随时面临‘落地成盒’。”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丁烈云曾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妙语频出……
在大学的“最后一课”上,那些来自校长、教授精心“烹制”的“鸡汤”,为刚刚结束高等教育的学子们在开启人生下一征程时增添了精神力量。
今年,武汉高校的校长们在毕业致辞中为同学们送上了哪些人生“锦囊”呢?毕业致辞,都在说些什么?我们分析了武汉7所部属院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校长致辞,发现了这些秘密。
家国情怀占据C位
根据武汉7所部属院校的大学校长毕业致辞,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筛选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时代”“伟大”“大家”“希望”“国家”等是高频词。虽然时代在变迁,但家国情怀永远是毕业致辞亘古不变的话题。
其中“时代”出现47次,“伟大”出现45次,“国家”出现了39次。几乎所有的校长都在寄语中提到,要在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在追求“大我”中实现“小我”的价值,要把个人的抱负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天下为己任,放飞梦想、施展才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几乎所有的高校毕业致辞中都提到要与祖国同行,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
“华中大是一所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大学,华中大人素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使命感。”李元元表示希望同学们带着华中大的烙印,圆梦新时代,奋斗谱新篇。
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在风雨中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重任,无疑落在包括你们在内的新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上。进入新时代,国家需要你们以自立自强之精神、担纲科学报国之重任!”
“青春”“奋斗”热度不减
除了家国情怀,“青春”“奋斗”等词汇同样是毕业致辞的主角。7所高校的毕业致辞中都提到了“青春”,据统计,“青春”出现了30次,“奋斗”出现了29次。
四年时光如梭,从五湖四海来,到天南地北去,毕业季之后大家将继续整理行囊,在此出发,青春的故事里不会有终点。
其中,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长毕业致辞中,“青春”一词出现了9次,校长赵凌云深情喊话,“青春不散场,我们不告别,因为即使你们毕业,无论你们在哪,你们永远是华师的一份子,你们的发展永远是华师发展的组成部分,桂子山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和精神家园!”
“创新”一词身影频现
“创新”一词也是毕业致辞的“宠儿”。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各高校的毕业致辞中,华中科技大学“创新”一次出现了14次,随后是武汉理工大学9次,华中师范大学4次,武汉大学3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次。由此可见,“创新”是各大高校的主旋律。
在华中大,引力中心蛰伏喻家山30多年,测出最精确的引力常数值;脉冲强磁场中心砥砺近10年,刷新了平顶磁场强度世界纪录;在最近贸易战的交锋中,华中大人更是沉着应战,自力更生、求实创新、攻坚克难,向全社会诠释了华中大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
李元元呼吁,希望同学们在创新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愿坐“冷板凳”,勇做“栽树人”,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阅读”被华农多次“翻牌”
“求真务实、行稳致远,就必须坚持有效阅读”“书籍中蕴含着人生的感悟和经验沉淀,阅读一本好书,可以领略世事变迁”“持续阅读可以开阔眼界、涵养心灵”……
据统计分析,“阅读”一词在7所高校的毕业致辞中共出现了10次,其中9次出现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的致辞中,这也体现出华中农业大学“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鼓励大学生保持阅读的习惯,增强内在积淀。
追求“美”的中南大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筛选词频,我们发现“美”一共出现了72次,其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毕业致辞中“美”就出现了67次之多,排在7所高校的首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毕业致辞以“美为伴、携美同行“为主题,赋予了”美“新的含义。
”我们的美育传统绵延几千年,从先秦时期的礼乐教化思想,到蔡元培的现代美育思想,到当前我们开展,如火如荼的美育实践,都十分注重‘教会学生在生命体验中感知美、发现美、探索美和创造美’”。杨灿明校长希望大家能修炼美的灵魂、能拥抱美的日常、共筑美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