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翻译,来时无迹去绝踪全诗译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5-03-23 14:47:36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一联是用了“刘阮遇仙”的神话典故,话说汉明帝年间,刘晨、阮肇二人一起进天台山采药,结果迷路,他们沿着溪水走,遇到两个仙女般的绝妙女子。两个仙女把二人带回家,好酒好肉招待着,然后还分别结为夫妻,一起在山中生活了半年之久。后来刘、阮二人要回家,却发现亲人、邻居都不见了,世间的一切都变了。才知道,他们以为只在山中呆了半年,其实人间已经过了300年。

我讲的很简单,其实这个故事很生动,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总之,后世文人就常在诗词中引用这个典故,借此表达对美好仙境和爱情的向往,李商隐引用这个典故,当然是为了表达对“更隔蓬山一万重”的爱情的思念和怅惘。

蓬山,就是蓬莱山,也是古代神话中的一座神山,用在诗文中多泛指仙境。

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翻译,来时无迹去绝踪全诗译文(5)

李商隐与神话

李商隐老爱用神话典故,比如在《瑶池》中,他写“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在《海上》中,他写“直遣麻姑与搔背,可能留命待桑田”;在《锦瑟》中,他写“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们说李商隐的诗晦涩难懂,很大部分原因就在于,他爱用典,而且都是用现实中没有的、存在于神话中的典,他用神话来抒发现实,表达自己的追求,可是,“蓬山”在哪里?“瑶池”在哪里?“刘郎”和“麻姑”真的存在吗?

这些事情,真是太辽阔,太遥远了!

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翻译,来时无迹去绝踪全诗译文(6)

而且,李商隐的神话,是一种追求,但追求的结果,永远是悲哀的,是失落的悲哀,他的神话爱情,是隔了一万重蓬莱山的;他说就算遇到了麻姑这样的神仙,还不是一样生老病死,沧海桑田;他说真到了瑶池,见了王母,还不是一样的歌声悲哀?

这就是李商隐的晦涩,来自于哀伤和惆怅。

李白、杜甫也写神话,可是李白飞扬高远、杜甫现实沉雄,因为李白生活在盛唐,杜甫虽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他也出生在“开元全盛日”,是感受过盛唐的恢弘气度的。

而李商隐,生在晚唐,更被牵涉进“牛李党争”,所以,李商隐是悲哀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悲哀,不得不晦涩。这是李商隐个人的不幸,但是晚唐诗的幸运。

如果没有李商隐,晚唐诗坛,将会多么黯淡无光啊!

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翻译,来时无迹去绝踪全诗译文(7)


来是空言去绝踪全诗翻译,来时无迹去绝踪全诗译文(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