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李康曾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人生在世,过刚则易折,过强则难久,过于高调,总会惹人非议。
而且,这世上,向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你说自己跑得快,但总有人在不断打破世界纪录;你说自己学识多,但总有人知道你不了解的领域。
真正的强者,不仅懂得隐藏锋芒,还能够适时示弱。
博主沉思分享过一个故事。
小时候,他家里很穷,甚至没有洗澡的地方。
夏天还好,可以到河边玩水的时候,顺便洗洗,但到了冬天,他就犯难了。
而那时候,班里刚好新转来一个班主任。
老师十分热情,也愿意请孩子们帮忙,甚至隔三差五就叫他和一个男孩去家里帮着做煤球。
而找到沉思的时候,老师则总是以一种自己才是“弱者”的姿态,说什么自己和太太工作都很忙啊,或者自己新调来的,人生地不熟的。
做完煤球,孩子们弄得脏乎乎的,老师就叫他们洗完澡再回。
边帮他们放热水边说:“今天真是太感谢你们了,真是帮了老师的大忙,要是我自己,真不知道要弄到什么时候去?”
这时候,沉思和小伙伴都因为能帮到老师而十分开心,甚至还会比比谁做得煤球更多一些。
沉思长大后,小有成就。在一次班级聚会上,回顾心酸往事,就说起了这件事。
那天,班主任的女儿正好在场。
散场时,偷偷给他发了条短信:“我爸的本意其实不是找你们做煤球,而是想让你们洗个热水澡。”
沉思看着这行字,竟然有些泪目。
班主任的善意,这么多年,他竟然没有一丝察觉。
老师在教他们知识的同时,还在用“示弱”的方式守护他们的自尊心。
《道德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善行无辙迹。”
大意是说,行止高洁的人,做好事的时候是完全不着痕迹的。
示弱,正是这样一种不动声色的善良。
这样的人,从不炫耀自己的优越,也从不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
还往往以一种温和、舒服,甚至类似“求助”的方式,去帮助他人。
而接受帮助的人,不会感到尴尬、难堪,反而会觉得相处是舒服的,自己也是有价值的。
示弱,不仅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善良,还是一种以柔克刚的智慧。
朋友小张,上学的时候,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人聪明,长得帅,一直处于众星捧月的角色中。
初入职场时,他依然傲气。
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自己解决;发现别人的不对,也喜欢当面指出。
本以为能力强,就会有好人缘。
但慢慢地,他发现同期入职的小王,居然和同事的关系,远远拉开他一大截。
一开始,他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观察了小王一段时间,他发现:
同样是遇到棘手难题,小王不会像他一样自己冥思苦想,反而喜欢请教同事;
一来一往中,小王与同事的关系慢慢就变得熟络起来。
同样是发现前辈错误,小王不会像他一样当面指出,反而喜欢用假装自己不懂的方式,来提醒、来引导。
与小王相处,同事们也都十分自在。
这下子,他才明白,习惯了逞强的自己,不一定能得到认同,而懂得示弱的小王,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赢得了人际关系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