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主页 > 世说新语 > 全文 > 伤逝 第十七 >
【原文】
1.王仲宣①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②,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注释】
①王仲宣: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②文帝:魏文帝曹丕。临(lìn):哭吊死者。
【翻译】
王粲生前喜欢听驴叫。安葬时,魏文帝曹丕去参加他的葬礼,回头对同游的友人们说:“王粲喜欢听驴叫,大家都各自学一声驴叫来送他一程吧。”于是去吊丧的客人都学了一次驴叫。
【原文】
2.王濬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轺车①,经黄公酒垆②下过。顾谓后车客:“吾昔与嵇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竹林之游,亦预其末③。自嵇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④。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注释】
①轺(yáo)车:只需要一匹马拉的轻便马车。
②黄公酒垆:这里指一家名叫“黄公酒垆”的酒家。
③预其末:参与其事,排在末尾。谦辞。
④羁绁(xiè):束缚。
【翻译】
王戎担任尚书令时,有一次身穿官服,坐着轻便马车,从黄公酒垆旁经过。他回头对后车的客人说:“以前我和嵇康、阮籍一起在这个酒店痛饮过。竹林中的游玩,我也总跟在后面。自从嵇康早亡、阮籍去世之后,我就被时势所束缚。今天虽然离这间酒家很近,想起往事,却像隔着山河一样遥远。”
【点评】
“竹林七贤”意气相投,都是潇洒的名士,却在魏晋朝代更迭的敏感时期,备受政治束缚,是以王戎感伤过去,缅怀故友,也是对时局感到压抑。这里也有一个成语出处,叫作“黄垆之痛”。
【原文】
3.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敬王武子。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哭毕,向灵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体似真声,宾客皆笑。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翻译】
孙楚恃才傲物,很少敬服别人,只是一直很敬重王济。王济去世后,当时的名士们都来吊唁。孙楚来得晚一些,对着遗体痛哭,宾客都感动得流泪。他哭完后,朝着灵床说:“你平时喜欢听我学驴叫,现在我为你学一学。”因为学得很逼真,宾客们都笑了。孙楚抬起头说:“可惜的是让你们这类人活着,却让这个人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