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滑技术及第四代机油后电镜下改善表面光洁度摩擦力下降
通过一些列实验证实了产品有效性。对国六B要求发动机的技术优势
第四代润滑技术实验如下:(本实验摘抄自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新型节能减排汽车发动机机油添加剂的研发及应用》)不同比例添加剂的加入均会降低机油的开口闪点(图4.6),但加入添加剂后油品的开口闪点与未含添加剂油品的开口闪点差异很小。这表明,新型节能减排添加剂对机油的开口闪点基本无影响。
闪点就是可燃性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是保证液体油品储运和使用的安全指标。在低于这一温度时,可能蒸发的轻质组分浓度不能达到爆炸极限的指标。
综上,新型节能减排添加剂对机油的储运和使用无不利影响。
GB11121-2006汽油机油标准中对质量等级为SN、粘度等级为5W-30的润滑油开口闪点没有明确要求。
图4.6 开口闪点随添加剂含量的变化 |
润滑油倾点测量结果如表4.2,随着B类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机油的倾点无明显变化,而加入A类添加剂之后,机油的倾点略微提升。倾点是指液体倾斜时,液面能够发生流动的最低温度。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低温流动性良好的润滑油能够有效地改善发动机启动困难的状况,降低发动机启动过程中的磨损,提高对发动机的冷却清洗效果。加入B类添加剂对机油的低温流动性无明显改善效果,在加入B类添加剂的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A类添加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油的低温流动性。
GB11121-2006汽油机油标准中对质量等级为SN、粘度等级为5W-30的润滑油倾点没有明确要求。
表4.2 倾点随添加剂含量的变化 | ||
序号 | 添加剂含量(%) | 倾点(℃) |
1 | 0 | -21 |
2 | 3vol.%B | -21 |
3 | 6vol.%B | -21 |
4 | 1wt %A | -18 |
5 | 3vol.%B 1wt%A | -18 |
6 | 6vol.%B 1wt%A | -18 |
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油抵抗氧化变质的能力。氧化安定性是润滑油的重要特性之一。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和腐蚀性相互影响,抗氧化性差,生成酸性物质,增大腐蚀性。因此,在使用本项目所研发的新型节能减排机油添加剂的同时,还需向机油中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
图4.7 氧弹试验压降达到175kpa所需时间随添加剂含量的变化 |
依SH/T0193之规定,氧弹试验达到175kpa的压力降所需要的时间(min)即为样品的氧化安定性。从图4.7可知,随着机油中的新型节能减排添加剂(A类、B类添加剂含量)的增加,机油的氧化安定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GB11121-2006汽油机油标准中对质量等级为SN、粘度等级为5W-30的润滑油抗氧化性能没有明确要求。
3.8 泡沫特性测量表4.3所列为添加剂含量对泡沫特性影响,可见添加剂的加入及其含量变化不改变机油的泡沫特性。
在润滑油的实际使用中,由于振荡、搅拌等多种因素的作用,油中会混入大量的空气而产生泡沫。泡沫的大量存在会引起发动机部件润滑不良,甚至还可能出现气阻使油泵中断供油,造成发动机部件的磨损增加。从这个角度看,新型节能减排添加剂对车辆发动机无不利影响。
GB11121-2006汽油机油标准中对质量等级为SN、粘度等级为5W-30的润滑油泡沫特性没有明确要求。
表4.3 泡沫特性随添加剂含量的变化 | ||||
序号 | 添加剂含量(%) | 24℃泡沫/mL | 93.5℃泡沫/mL | 后24℃泡沫/mL |
1 | 0 | 0/0 | 0/0 | 0/0 |
2 | 3vol.%B | 0/0 | 0/0 | 0/0 |
3 | 6vol.%B | 0/0 | 0/0 | 0/0 |
4 | 1wt%A | 0/0 | 0/0 | 0/0 |
5 | 3vol.%B 1wt%A | 0/0 | 0/0 | 0/0 |
6 | 6vol.%B 1wt%A | 0/0 | 0/0 | 0/0 |
图4.11展示了以机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到,加入机油添加剂后,机油温度得到显著地降低,且实验持续2h后,含添加剂机油的温度低于其初始温度。还可看到,1%添加剂的加入使机油温度最先趋于稳定(54.2℃),6%添加剂的加入使稳定后的机油温度达到最低(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