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减少换挡的倾向,调低换挡的速度,滑阀箱以及离合器的工作压力就降下来了。
从2010年到2019年,DQ200累计装车600万台,可以看出稳定性提升了,故障也少了。
但是低速的时候,它换挡就更加犹豫,顿挫也更加明显,双离合开起来,也就没有原来那么爽。
- 湿式双离合同样也是妥协的产物
干式双离合这个坑比较大,后面的厂家就选择另外一条路,叫湿式双离合。
湿,就是湿漉漉的“湿”,就是因为里面多了冷却的油液,油液不光可以给离合器片降温,还可以缓冲、减震、减少换挡冲击。
但是也正是因为多了油液,传动部件的阻力就变大了。好比你在水里面走路是很凉快,对吧?但是水的阻力很大,你走起来更费劲。
油液有阻力,变速箱传动效率降低,这个和双离合当初最大的优势“高效率”其实是相悖的,高效率就动力更好、换挡更快、油耗更低,你加了点这个……
国产的双离合变速箱与合资的有什么差别
怎么说呢?现在的双离合不算是完美,但是研发、成本是有优势的,很多国产车也开始用双离合变速箱。
- 硬件方面差别不大
硬件方面,国产用的双离合和合资品牌的差距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之前我内容也是讲过的,在单纯的零部件采购方面,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都是全球化采购,没那么大区别。
大众的双离合模块也不是它自己搞的,博格华纳那里买的。自主品牌的双离合模块,也是博格华纳、格特拉克这种地方买的。
- 区别最大的是软件方面
就像烧菜一样,你是老王家买的猪肉,我也是老王家买的猪肉,食材差不多,但烧出来好不好吃,师傅手艺还是很重要的。
国产和合资,“手艺”上的差距就在于双离合控制软件的调校上。
控制软件就是变速箱的大脑,不光是要控制换挡,还要收集变速箱的油温、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转速、车速信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