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国产发动机)
一般情况下,运-20和美国的C-17“环球霸王”是经常被军迷拿来对比的两个型号。C-17配备4台F117-PW-100非加力涡扇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单台推力可以达到17.5吨,它们是普惠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研发的产品,有了这些发动机,C-17运输机的起飞重量可达286吨,载荷可达77吨。
(C-17运输机的发动机特写)
相比之下,运-20B虽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差距已经很小。结合推力来推算,运-20B起飞重量应该可以达到250吨以上。至于产量,C-17在2015年就达到了279架。运-20是2016年才服役的,不过产量也在增加,而且C-17是有出口的。运-20如果优先考虑自用,相信量产效率也能满足使用需要。有观点认为,运-20产量应该已经超过50架。随着脉动生产线技术的应用,远期产量应该会超过C-17,达到300架。
(大批量的C-17运输机)
当然,美国最大的运输机并不是C-17,而是更大的C-5“银河”,这种运输机的起飞重量可以达到380吨,升级以后的C-5M更是能达到418吨,载荷量逼近130吨,而且满载荷情况下,航程仍然能够达到9000公里以上。C-5M的成绩得益于4台GE CF6-80C2涡扇发动机,它们的单台推力接近23吨,澎湃的动力能够给飞机提供强大的飞行性能。像C-5这样级别的运输机,只有俄罗斯的安-124“鲁斯兰”才能与之比较。
(C-5“银河”是巨无霸的存在)
由此可见,美国的航空工业技术不仅起步早,而且已经有所建树,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哪怕美国这些年实力有所减弱,一些军工项目也止步不前,但美国的综合实力还是摆在那里。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气馁。中国是一个和平国家,我们发展航空工业技术,是出于需要,而非争强好胜。我们的航空工业技术起步较晚,但却能够以更高的效率发展。运-20在2016年服役,如今已经开始研发运-20B,涡扇-20也已经准备应用。这还是在完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取得的成果,足以让我们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