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歌剧,在巴洛克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声乐体裁还有清唱剧、康塔塔、受难乐。
一、清唱剧清唱剧(oratorio)是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关于清唱剧的来源,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巴洛克时期的歌剧的影响,同时也来源于宗教中的一些艺术形式,比如:对话体宗教剧(dialogue),这是在宗教音乐中加入对白的一种表演形式。
清唱剧也用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合唱、二重唱。与歌剧不同的是,它的剧情是要有一个人来叙述的,并且更加强调合唱,同时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合唱在清唱剧中可以叙述剧情,也可以总结或评论。大部分清唱剧都是宗教内容,清唱剧通常在教堂旁边的祈祷厅表演。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卡瓦利埃利的《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便是在祈祷厅里表演的,有人觉得它是一部清唱剧,但其实并不是,它应该算是一部宗教歌剧。在巴洛克时期清唱剧早期的代表作曲家有:卡里西米(Giacomo Carissimi,1605—1674)和他的学生沙邦蒂尔(Marc Antoine Charpentier,1645—1704)。
清唱剧发展到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开始流传到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其他地区和国家。同时它也开始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它不仅可以在祈祷厅演出,有些歌剧院也开始上演清唱剧了。同时,女性歌手开始参与演唱,咏叹调也慢慢从合唱中独立出来。清唱剧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就使得有更多的作曲家能够通过清唱剧来实现音乐上的不同想法,在巴洛克时期,真正将清唱剧发展至巅峰的是亨德尔。(详见后文)
二、康塔塔康塔塔(cantata)是巴洛克时期的一种重要的声乐体裁,早期其主要是对声乐体裁的泛称。它也由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和合唱组成,这一点与清唱剧十分类似。但它不同的是,康塔塔不仅用于宗教题材,也用于世俗题材。而且康塔塔还有具体的分类,可以分为小型康塔塔和大型康塔塔。
小型康塔塔也叫室内康塔塔,最小可以只有一首咏叹调,多在社交娱乐场合演唱。大型康塔塔一般除了独唱,会加入合唱和重唱,同时有乐队,这种一般用于比较隆重的场合。
康塔塔开始只流传于罗马,比较有名的作曲家有罗西(Luigi Rossi,1597—1653)、A·斯卡拉蒂等等。后来,康塔塔流传到了英国、法国、德国,很多作曲家根据不同的语言创作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康塔塔,在18世纪开始的德国,由于路德派(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及的宗教改革中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教派)的影响,宗教康塔塔在德国发展的十分繁荣,路德教派当时以“众赞歌”作为基础,将其改编为路德教会康塔塔。而巴赫,在巴洛克将宗教康塔塔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详见后文)
三、受难乐受难乐(passion)是用音乐来表达《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古老体裁。从5世纪开始,罗马天主教就有一个传统,在复活节前一周演唱耶稣受难的故事,比如:在周日唱《马太福音》的故事、周二唱《马可福音》的故事、周三唱《路加福音》的故事、在周五唱《约翰福音》的故事。
在其中的经文由一个歌手演唱,而除了歌手还有三个角色:基督、群众、福音书叙述者。所以,通过这个阵容就可以看出来,这个早期的受难乐是有一定角色区分的,这就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受难乐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三个牧师分别表演基督、群众、福音叙述者。到了14世纪下半叶,群众的部分,由一个牧师演唱变为齐唱,这种形式被称为“素歌受难乐”。
第二阶段,从15世纪开始,复调手法进入到受难乐中。在群众部分,由齐唱改为了三个牧师演唱复调,这种受难乐叫做“应答受难乐”。此后,这种“应答受难乐”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群众、基督对话时的音乐运用复调手法;另一类是群众、基督、福音叙述者的音乐均用复调手法。在这一阶段开始,受难乐的这种体裁形式从罗马传到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区,各地结合各地区的音乐风格创作了一些受难乐。
第三阶段,在17世纪下半叶开始,受难乐受到当时歌剧和清唱剧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受难清唱剧”,它有几个特点:
其一,用带通奏低音伴奏的宣叙调来演唱“福音书叙述者”;
其二,用咏叹调、宣叙调、咏叙调来表达具有诗意的段落;
其三,乐队开始加入到受难乐中,用于给咏叹调和合唱伴奏,同时也演奏序奏和间奏;
其四,众赞歌加入到受难乐中,一般把众赞歌放在清唱剧的开头和结尾,用合唱的形式演唱;
其五,《圣经》以外的内容被加入到受难乐中。
这一时期的“受难清唱剧”变成了一个十分综合的艺术形式,巴洛克时期的很多作曲家创作过这种体裁,但其中最厉害的还是巴赫(详见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