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12-25 02:44:05

但是总体而来,秦汉长城的布局呈现出独有的特色,它们并非传统意义上人们关于长城连绵不断的认识,而是自西向东,在总体起伏连贯的基础上,依地势而在不同地区保留有大大小小不同的间隙。

这种犬牙交错、偶有间隙的特征,在西北一带的分布最为明显。其原因是这些地方可以依据自然的山川湖泽为屏障,无须构筑专门的人工城防,即可做到对塞北匈奴的阻挡。如令居塞、媪围塞、张掖南塞和敦煌南塞,这些地方都有高大的山体可以作为直接的拱卫,酒泉塞则有哈拉湖的保护。

有自然屏障的地方不构筑长城或少构筑长城,没有自然屏障的地方,依据防务形势的急缓则构建相应的多重长城。正是这种灵活多变的构筑策略,汉长城则总体呈现出犬牙交错、偶有间隙的特征来。

众所周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其构建技术远超秦汉时期长城的水平。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5)

明朝建立伊始,吸取两宋先后亡于金、元少数民族政权的教训,面对北元及女真等势力的威胁,便着手修建长城。洪武初年,朱元璋派大将徐达修筑了居庸关和山海关,以遏止残元势力的*扰。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进一步大修长城,再加上嘉靖年间的增修,使明长城一度达到8851公里,比汉长城略短一千多公里。

明长城长度虽不及汉长城,但其连贯性却是汉长城所不具备的。嘉靖时期,对长城的修筑,使九镇长城已被连成一体。辽东镇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岸,向西与蓟州镇长城东端相接,而蓟州镇长城又向西与宣府镇长城东端相连,以此类推,从东往西,再经过大同镇、太原镇、榆林镇、固原镇、宁夏镇,最终向西到达甘肃镇的嘉峪关。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6)

从东往西,不管是崇山峻岭还是丘陵坡地,或是戈壁沙漠,长城的修建都能因地制宜,以各种材质构筑,并能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整体,宛如横亘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一条锁链。

从秦汉长城到明长城,其长度不同,布局不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边防,维护了大一统王朝的稳定。

2、秦汉长城与明长城的防御重心不同

正如秦汉长城与明长城的布局不同,两个时代长城的防御重心也有明显的不同。

纵观秦汉长城的关塞分布,便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秦汉时期的中原王朝,其防御重点明显侧重于西北一带。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7)

为了抵御匈奴,巩固统治,西汉政府在河西走廊先后设置四郡,即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其管范围大致包括今甘肃省西部的武威市、金昌市、张掖市、酒泉市、嘉峪关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部分地区。

而在河西四郡,西汉政府设有玉门关、阳关、金关、悬索关等重要关口。与这些关塞相呼应,西汉政府在西北地区的长城段还设置了许多烽火台和大小不等的军事屏“障”。这些烽火台和屏障,与各重要关口,形成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的立体式的防御体系。

这种完善的防御系统,对河西走廊两侧的匈奴和羌、西域诸国起到了有效的隔离,防止了他们南北呼应。对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维护河西走廊一带的边防安全,以及早期开发西北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与汉长城的防御重点不同,明长城的防御重点则突出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地区。

在明朝长城的九镇当中,黄河东岸占去了五镇,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和太原镇。这些主要位于华北地区的五镇,是拱卫明朝京师最重要的边防重镇。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