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3-12-25 02:44:05

同时,明朝政府在长城的各个险要之处都设有关城,据考古发现和统计,八千多公里的长城共有关城近二百处,尤其是以北京为中心的东段长城,关城最多。从东往西分布有山海关、黄崖关、古北口、慕田峪关及居庸关等重要关口。

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由蓟州镇管辖,而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合称外三关,均属太原镇管辖。内三关与外三关组成重重屏障,对京师一带构筑成严密的防御系统。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9)

正是在这些军事重镇及险关要塞的屏障下,明朝军队才能在有效抵挡鞑靼和满洲人的斗争中,维护京师的安宁和天下的稳定。

二、造成秦汉长城与明长城特征差异的原因

1、边防政策上的差异造成秦汉与明长城布局上的不同。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经历了由开放到保守的民族和外交政策的转变。秦汉长城与明长城连贯性的不同,和当时实行的民族政策密不可分。

战国以来,匈奴人就长期活跃在北方草原上。他们破东胡,败月氏,降楼兰、乌孙等20余国,疆域东到大兴安岭和辽河,西到天山,北至贝加尔湖,南至长城一线,并经常侵扰中原王朝的北部边疆地区,给当地民众和朝廷造成很大困扰。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10)

秦汉长城犬牙交错、偶有间隙的特征,适应了当时战和相兼政策的需要。犬牙交错的特征,有利于汉朝政府对匈奴进行有效的防守;而时有间隙的特征,则适应了汉朝军队主动出击匈奴的军事需求。武帝元朔至元狩年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先后四次讨伐匈奴,正是分别从长城的不同豁口*出,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决定性胜利。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11)

同时,秦汉长城的这种特征本身具有开放性,也适应了和亲政策下汉匈经贸往来的需要。不管是高祖刘邦白登山之围后的被动和亲,还是汉元帝时昭君出塞的主动和亲,客观上实现了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而秦汉长城的开放性特征,正好给双方的贸易往来提供了相应的窗口。

明朝时期,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再到明英宗朱祁镇,都曾先后用兵北拒蒙古,虽有短暂的胜利,但终归成果不大,以致明成祖亲征劳累而死,明英宗土木堡被俘。

明长城与秦长城不同的原因,明长城和秦长城主要区别(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