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运输机诞生的时间其实并不比其他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晚,其在人类战争史上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现代空军装备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战略空军的三大重要指标之一。军用运输机和其他作战飞机不同,它是一种主要用于空运兵员、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军用物资,并能够空投空降兵和军用装备的飞机,具有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和在简易机场起降的能力。根据作战用途,我们通常将军用运输机划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在战术运输机家族中,有一款服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术运输机活跃在世界各热点地区,从参与局部战争的兵员投送、到军事物资的补给输送,再到支援特种部队行动,都有其熟悉的身影,那就是美国的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这款堪称完美设计的战术运输机从第一架量产机下线迄今已经服役整整65个年头,美国空军计划将其服役至2030年,成为美军高科技装备云集的装备体系中一款比较典型的老飞机。同样是在不断的升级改进中融入新技术,焕发出新生机,书写了长达多半个多世纪的传奇。
C-130大力神运输机奠定了现代运输机的发展
战争奠定了军用运输机的地位军用运输机诞生的时间并不是很晚,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空运是在二战时期,1940年4月德国对挪威实施了空中突击行动,出动了500架运输机为德国闪电攻占挪威搭建了一条来自空中的桥梁。随后在1944年6月6日,盟国联军计划在诺曼底地区实施登陆行动,从而对德军在战场上形成钳攻态势。为了配合登陆行动,盟军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空降行动,数千架军用运输机、滑翔运输机将3.5万名空降兵和1000多吨的后勤物资空投至德军防线后方,对盟军开辟第二战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柏林大空运让世界各国深刻的认识到发军用运输机的重要性
二战后,世界格局逐步形成美苏主导的两极局面,美苏开始步入40多年的争霸时代,冷战爆发后,原来的战败国德国被分割为两部分,出于冷战的需要,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国对西柏林展开大规模的封锁,西方国家为了打破苏联的封锁,组织了二战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运行动,即柏林大空运。从1948年6月26日开始到1949年9月30日结束,前后15个月的空运行动中,西方各国共出动277569架次各类运输机,向西柏林250万居民运送了230万吨各类生活用品;仅1949年4月16日这一天之内,就有1398架次的运输机投送了12940吨的物资。
通过军用运输机在二战期间和"柏林大空运"行动中的表现,奠定了空中运输的历史地位,让世界各军事强国深刻意识到空中运输在未来战争中的至关重要性。而后一大批比较著名的军用运输机开始面世,比如美国的C-130、苏联的安系列等等。
发展历程1951年,美国空军向各大飞机制造公司发出了为期两个月的研制新一代运输机的招标书,美国空军对于新一代运输机的具体性能要求是:能够一次运送92名步兵或者64名全副武装的伞兵,新型运输机的最大航程不得少于1980公里,最大载重不得低于13608公斤,要能够运载当时美军大多数型号的装甲车辆、火炮和卡车等大型装备;货舱的主舱门设计应该能够使车辆直接进入,同时必须为空投伞兵设置侧舱门;要求新型运输机可以在土质或者钢板平铺的简易跑道上进行短距离起降,并能够进行低空、低速空投,要能够在225公里/小时的低速情况下做稳定的掠地飞行;还要求新型运输机要具备在一台发动机失灵的情况下能够正常飞行等。
美国空军分离后的第一份合约就是C-130运输机
考虑到当时的美国空军刚从美国陆军中分离出来成军,因此其在经历了柏林大空运之后,对于打造一支高性能的空中快速投送平台极为重视,对于新一代运输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也是在美国空军自己详细研究了未来作战需求之后提出来的,对于新型运输机的性能要求提出了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典型了C-130大力神多用途战术运输机的成功。
经过激烈的角逐,1952年11月,洛克希德公司由"臭鼬工厂"设计的代号L-206的设计方案战胜了其他参与竞标的公司,最终获得了美国空军的首份合约。整个项目的研发工作进度比较顺利,在洛克希德公司获得美国空军生产合同的第二年,首架原型机YC-130在美国加州的伯班克完成首飞。不久后,美国空军便下达了首批27架C-130的订单,1955年4月,第一架批量生产型C-130A正式下线,标志着C-130大力神战术运输机正式拉开长达大半个世纪的服役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