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或分布):主产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带。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数量:2002年存栏3万只。主要特性:属小型绒肉兼用品种,头上平顶,无肉瘤突起,颌下无咽袋,颈较短。胸宽广而突出。喙象牙色,胫、蹼橘红色,虹彩蓝灰色。无腹褶。羽毛有灰、花、白三种颜色。灰鹅:头、颈、背、腰等部羽毛灰褐色;花鹅:羽毛灰白相间,白鹅:全身羽毛白色。成年鹅体重:公4300克,母3500克。24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83.6%,全净膛75.5%。开产日龄300天,年产蛋10个,蛋重154克,蛋壳呈乳白色。每只年产羽绒240克,其中绒为192.6克。
27、莱茵鹅


莱茵鹅(Rhin geese)原产于德国的莱茵州,在欧洲大陆分布很广,产蛋量较高。在法国和匈牙利,通常以郎德鹅做父本,与该品种的母鹅交配,用杂交鹅生产肥肝;或以意大利鹅做父本,与该品种杂交,用以生产肉用仔鹅。体型外貌全身羽毛白色,喙、胫与蹼均为橘黄色。初生雏鹅绒毛灰白色,随日龄增长,毛色逐渐变浅,至6周龄时全身都是白色羽毛。莱茵鹅的体型与中国鹅有明显不同,它具有欧洲鹅的体态特征,前额肉瘤小而不明显,喙尖而短,颈较粗短,背宽胸深,身躯呈长方形,当站立或行走时,体躯与地面几乎成平行状态,与中国鹅昂首挺胸的雄姿截然不同。主要性能成年公鹅体重5~6千克,母鹅4.5~5千克。初生重110克,4周龄重2.2千克,8周龄重4.5千克左右。7~8月龄开产。年产蛋量为50~60枚。蛋重150~190克。公母配种比例为1∶3~4,种蛋受精率75%左右。纯种的肥肝重400克左右,与郎德鹅杂交后平均肥肝重可达500克以上。
28、郎德鹅


郎德鹅(Landaise geese)是当前国外肥肝生产中最优秀的肝用品种。原产于法国西南部的郎德省,该地区除郎德鹅外,还有托罗士鹅(Toulouse geese)和玛瑟布鹅(Masseube geese)2个大型的灰鹅品种,这3种鹅相互杂交,经过不断选育,逐渐形成了所谓的郎德系统,现在法国统称为西南灰鹅,也叫郎德鹅。此外,在法国和匈牙利,通过杂交来选育白色羽毛的郎德鹅,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引进的是灰色羽毛的郎德鹅。体型外貌全身羽毛以灰褐色为基色,颈、背部的羽毛颜色较深,近似黑褐色,颈羽稍有卷曲,胸部羽色渐浅、呈银灰色,腹部羽毛乳白色。郎德鹅喙尖而短,头部肉瘤不明显,颈上部有咽袋,背宽胸深,腹部下垂。体型硕大,其体态具有从灰雁驯养的欧洲鹅的特征,当站立或行走时,体躯与地面几乎呈平行状态,与中国鹅前躯高抬、昂首挺胸的姿势有明显区别。主要性能成年公鹅体重7~8千克,母鹅6~7千克。8周龄活重4.5千克左右;13周龄公鹅活重5.8千克、母鹅5.2千克;经强制填饲2周后屠宰,活重达到8.1~8.5千克,肥肝重可达750~850克。7~8月龄开产。年平均产蛋量为40枚左右。蛋重为180~200克。公母配种比例为1∶3~4;种蛋受精率较低,只有65%左右。种母鹅可利用3年左右,种公鹅只能用1年,此后种蛋受精率降低。该品种有就巢性,但比较弱。
29、扬州鹅


育成概况扬州鹅是由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联合扬州市农林局、畜牧兽医站及高邮、邗江畜牧兽医站等技术推广部门,利用国内鹅种资源协作攻关培育的一个新鹅种。1990年扬州市引进四川隆昌鹅(即四川白鹅),进行开发利用的研究,1996年在扬大畜牧兽医学院赵万里教授的主持下,扬大畜牧兽医学院和原市多管局(现为农业局)开始用生长快、产蛋多、无就巢性的隆昌鹅与肉质好、产蛋多、无就巢性的太湖鹅以及皖西白鹅进行杂交试验、配合力的测定,选择比较优良的组合进行反交、回交,再筛选一个最佳组合,进行世代选育而成。2002年8月通过江苏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有江苏省扬州鹅种鹅场。产地与分布该鹅属中型鹅种,具有遗传性能稳定、繁殖率高、耐粗饲、适应性强、仔鹅饲料转化率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主产于江苏省高邮市、仪征市及其邗江区,目前已推广至江苏全省及上海、山东、安徽、河南、湖南、广西等地。外貌特征头中等大小,高昂。前额有半球形肉瘤,瘤明显,呈橘黄色。颈匀称,粗细、长短适中。体躯方圆、紧凑。羽毛洁白、绒质较好,偶见眼梢或头顶或腰背部有少量灰褐色羽毛的个体。喙、胫、蹼橘红色,眼睑淡黄色,虹彩灰蓝色。公鹅比母鹅体型略大,体格雄壮,母鹅清秀。雏鹅全身乳黄色,喙、胫、蹼橘红色。生产性能①生长速度与产肉性能平均体重:初生94克;70日龄3 450克;成年公鹅5 570克,母鹅4 170克。70日龄公鹅平均半净膛屠宰率77.30%,母鹅76.50%;70日龄公鹅平均全净膛屠宰率68%,母鹅67.70%。②产蛋性能与繁殖性能平均开产日龄218天。平均年产蛋72枚,平均蛋重140克,平均蛋形指数1.47。蛋壳白色。公母鹅配种比例1:(6~7)。平均种蛋受精率91%,平均受精蛋孵化率88%。公母鹅利用年限2~3年。
30、新疆稀有家禽塔城飞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