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怎样引导孩子自己主动学习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5 20:43:39

减少打压吼叫

让孩子经历多一些“峰值时刻”

《超级育儿师》有位叫柏辰的男孩,每次写作业都会和妈妈上演“母子大战”。

妈妈嫌他拖拉磨蹭,每隔半小时总要去卧室看他写得怎样,一看字写得不行,二话不说直接擦掉,还不停骂他:

“写的根本就不是字。”

“这是写作业该有的状态吗?”

“谁家的孩子和你一个样。”

怎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怎样引导孩子自己主动学习(5)

不写会被骂,写了也被骂,这让柏辰内心无比崩溃,只能简单粗暴把妈妈“吼”出去。

等到妈妈离开,他才一笔一划把作业写出来。

其实,影响柏辰动力的,不是懒散,而是家里没有安静、自由的空间,让他专注其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哲尔吉提出过一个“波利亚罐”模型。

一开始罐子里有一颗白球、一颗黑球,如果伸手摸掉黑球,可以在放回去的同时再放一颗黑球,下一次摸球,摸到的黑球概率就从原先的50%提升到66%。

如果黑球代表孩子的谷底时刻,那么充斥着打骂、吼叫甚至打压的不愉快记忆,会让孩子更容易面临新的谷底时刻。

想要激发他的成长动力,减少孩子摸到黑球的概率,最重要是增加孩子的“峰值时刻”

在他沉浸某种专注的状态时,不打扰,不施压,让他享受欢愉的情感体验。

很多学霸之所以有源源不断的内驱力驱使自己学习和探索,不外乎是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父母从不给他们制造紧张感。

而是允许他们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独立的自由空间,从而一点点唤醒源动力,带动自己。

怎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怎样引导孩子自己主动学习(6)

学习“上瘾”的秘诀

在于即时反馈

知道为什么大部分内驱力不足的孩子都沉迷游戏吗?

这跟游戏的设计原理有关。

每玩一关,游戏都会给孩子一次即时反馈:顺利过关,就有奖励;就算不过关,也会给再玩一次的机会。

在这个不断获取反馈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会越玩越起劲,越玩越“上瘾”。

著名的“斯金纳强化实验”,也很好说明了这一点。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将小白鼠放置在特制的装置盒中,只要小白鼠按压到金属板,就能获取食物。

经过几次操作后,小白鼠深谙这个规律,只要它想要食物,就会主动去按压金属板。

怎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怎样引导孩子自己主动学习(7)

专家指出,小白鼠会这么做,是因为有了即时反馈,在正强化奖励下产生强大的主动力。

和游戏相比,孩子的学习有“滞后效应”,不是学一个知识点,或做一次练习就能得到反馈。

甚至有时候学一段时间孩子也见不到效果,从而选择妥协和放弃。

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拥有足够的内心能量,父母可以巧用“即时反馈”,采用奖励的方式让孩子“上瘾”。

“知心姐姐”卢勤从不吝啬夸儿子,不管儿子做什么,她都夸“太好了”、“有儿子、没儿子就是不一样”。

儿子倒茶给她,就算茶凉了,她也会一饮而尽,称赞道“太好了,正渴着,热点会更好了”;

儿子学做饭,就算做得不太好,她都第一时间表达很好吃。

就这样,儿子学任何东西都特别上手,什么都会做了。

正面信息传递越多,越及时,孩子才能产生愉悦的情绪,对下一次学习充满美好的期待。

怎样引导孩子主动学习,怎样引导孩子自己主动学习(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