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湖一江指哪里,一江二湖七河指的是哪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00:07:17

20多年来,湖鲚一直在太湖的生态系统中占据“统治”地位,数量和生物量都遥遥领先。这背后也反映出了两个棘手的问题:

1,过度捕捞严重,导致鱼类呈现小型化趋势。

各类“湖鲜”都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体型越大、生命周期越长的鱼类就越不容易恢复。和3~5龄才能性成熟的家鱼相比,1龄就能成熟的湖鲚显然更有繁殖优势,适应能力也更强。

两湖一江指哪里,一江二湖七河指的是哪里(9)

不合理的渔具也加剧了小型化。长期以来,太湖渔民一直使用高踏网作为最大的捕捞渔具,当地曾有规定,高踏网只能在9月6日~30日之间才能使用。即便只放开捕捞25天,渔获量就能占到全湖的60%,低龄鱼也被一网打尽。另一种常见的渔具是鱼簖,别名“迷魂阵”,由墙网、身网以及囊网三部分构成,网眼细密,几乎等同于“绝户网”。

两湖一江指哪里,一江二湖七河指的是哪里(10)

2,湖鲚在太湖“占湖为王”,也反映出了水质的富营养化。

湖鲚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动物、藻类、水草等为食。当水中的氮磷含量较高时,浮游生物的密度就越高,这种饵料环境更能刺激湖鲚的爆发性增长。由此可见,“富营养化”对湖鲚的繁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两湖一江指哪里,一江二湖七河指的是哪里(11)

2016年,太湖蓝藻爆发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太湖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湖泊水质开始下降,水肥的结果就是导致蓝藻水华频繁发生。每当藻类异常增殖,湖中的悬浮颗粒便急剧增多,透明度变差,水面覆盖一层“绿色油漆”,“营养病”陷入膏肓。

湖鲚太多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首先,小规格的湖鲚会抢占大部分的湖泊资源,不利于相同生态位下其他鱼种的生存,比如鲢鱼、鳙鱼以及太湖银鱼。其次,湖鲚兼有吞食鱼卵的恶习,数量过多不利于鲤鱼、鲫鱼等鱼类的繁殖,营养金字塔容易失衡。最后,湖鲚过度繁殖还容易导致鱼群结构的畸形化,生物多样性也会趋于单调。

两湖一江指哪里,一江二湖七河指的是哪里(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